ldquo银保监会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
(年12月16号)
吹风会出席人员:
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银保监会人身险保险监管部主任陈映东、保险资金运用监督部主任袁序成。
黄洪: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身保险业的发展。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研究部署人身保险发展问题,年研究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年研究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年研究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措施。今年12月9号部署促进人身保险扩面提质稳健发展的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银保监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深化保险业改革开放,人身保险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在保障民生、促进消费、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行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我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现有90家人身险法人机构。今年1-11月,人身险保费收入3.1万亿元,占保险业的74.1%,同比增长7.4%;人身险公司总资产近20万亿元,占保险业的85.5%。目前有10家(包含香港和台湾地区)保险公司上榜财富世界强。
二、助力民生保障。目前我国3亿人购买了长期人身险保单,被保险人接近6亿人,商业人身保险覆盖面达到42.7%,风险保障总额超过万亿元。前三季度,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覆盖10亿多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参保患者实际报销比例平均提高了14个百分点;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保费收入亿元,责任准备金亿元;健康险前三季度保费收入达到亿元。
三、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截止11月末,人身保险公司运用余额18.5万亿元,占全行业的88.3%,其中绝大部分为长期资金,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
四、风险防范成效显著。行业主题回归保障的格局已基本确立。中短期保费占比仅为4%,占比从年高峰时期下降了近九成,万能险业务占比为15%,占比从年高峰时期下降一半。目前,我国人身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5%,是监管标准的2倍多;今年以来人身保险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流入1.6万亿,为近年来的最高值。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寿险业市场,请问这是否意味着我国寿险业已经到了一个较高的发展阶段,跟我们所倡导的高质量发展到底还有多大距离?
黄洪:
年,我们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按我个人看法,衡量一个市场的发展阶段,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综合分析:一是渗透率,二是市场需求,三是供给能力,四是市场竞争状况,五是市场主体的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
一、渗透率。我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只有4.3%和美元,分别排名全球第38位和第46位,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全球保险业的平均水平。人均持有人身保险保单数不足1张,仅为0.8张。
二市场需求。近年来人们群众对保险产品的需求大幅提升,主动买保险的人多了,但保险仍没有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目前我国仅有1/5的人拥有长期寿险保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
三供给。商业保险产品数量不少但产品形态较为单一,同质化的产品比较多。产品吸引力不够,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较大的距离。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儿童、新业态从业人员风险特征的产品供给不足。
四市场竞争状况。我国人身保险目前还没有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前5家公司的保费收入占市场的一半,前10家公司市场份额占到了市场的将近7成。从经营结果看,前5家公司的利润约占行业的8成。
五经营管理。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相比,我们的经营管理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比如,在成本控制、风险控制、资产负债匹配等差距比较明显。目前除大型保险公司经营状况快速提升之外,大部分中小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还比较粗放,发展仍然存在比较困难的局面。今年11月末,31家中小人身保险公司还处于亏损状态,占机构数量的34%。
所以,我国虽然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我个人认为,我国人身保险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初级发展阶段的优势是市场潜力大。因此,我认为我国人身保险是全球潜力最大的市场。
经济日报记者:
目前保险公司参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情况如何?有什么特点?下一步,银保监会在长期护理保险监管制度的完善上有什么规划?如何解决部分承办项目亏损问题?未来长期护理保险是否有望迎来专属的税优优惠政策?
黄洪:
长期护理险与我们国家的发展阶段相适应。我国从年开始进入老龄社会,而且每年新增的老年人口—万,现在60岁以上人口2.49亿。这个问题由人身险部主任陈映东同志回答。
陈映东:截止年底,全国有14家保险公司参与了全国15个省35个城市的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覆盖人群超过0万。为35.8万人提供了长期护理待遇。据我们目前了解的情况,还没有发生保险公司参与长护试点发生大面积亏损的情况。
红星新闻记者: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作为中国基本医疗保险额度延伸与补充是减轻中国大病患者医疗负担的制度安排,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住院次数和接受大病服务的需求变大,如何在不额外增加群众个人缴费负担的情况下提高大病保险的保障能力和资金的可持续能力。
黄洪:
大病保险年全国推开以后,目前通过保险公司承办的大病保险已经覆盖了超过10亿的城乡居民。总体来看,大病保险为参保患者平均报销比例提高了14个百分点。
陈映东:
大病保险从年已实现对目标的全覆盖,覆盖了10.7亿的城乡居民。有效管控了医疗费,据不完全统计,从年到年,经审核发现的医疗费用案件超过了万件,拒付了不当医疗费用亿元。推动保险公司与医保经办机构、医疗机构进行必要的信息对接。
黄洪:
刚才这位记者同志谈到大病保险,实际上你关心的问题是现在大病保险的参保人,特别是老年人如何在不增加个人参保费用的前提下来提高保障水平的问题。你这个问题提到了点子上,目前商业保险公司承办的大病保险主要保障范围是目录内的自付医疗部分,而一旦参保人得了大病,实际上会用到很多目录外的药。我们现在也在研究这个问题,就是要把一部分目录外的费用纳入到商业保险公司承办的大病保险之内,这样就能够让老百姓不增加一分钱,一旦得了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主要是目录外的医疗费用,由保险公司来按照保险合同进行报销,就可以大大降低参保人因大病所形成的目录外的自付医疗费用的负担。
中国新闻社记者: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要将商业养老保险纳入养老保障第三支柱来加快建设。请问,具体如何加快建设?
黄洪:
养老保险也是当前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因为我们国家快速进入老龄化。我们把政府的养老保障叫第一支柱,企业的企业年金叫第二支柱,个人养老金叫第三支柱。
刚才记者同志讲的第三支柱建设就是把商业养老保险纳入第三支柱建设。我们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是什么呢?就是指个人用于购买养老产品所积累的基金,这里面包括商业养老保险,也就是说商业养老保险是个人养老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养老保险是市场化的养老方式,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可以实现养老资金的稳健增值和终身领取,有效化解投资风险和长寿风险。将商业养老保险纳入养老保障第三支柱统一规范,有利于充分发挥其长期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特点,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制度标准,进一步提升第三支柱的保障水平。
近年来,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较为迅速,但是与发达国家成熟保险市场相比仍较为滞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具有养老保险功能的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在全部保费收入里占比约为50%,而养老年金保险保费收入占比超过35%。到今年三季度末,我国养老年金保险原保费收入仅为亿元,在人身保险原保费收入仅占2.1%,积累的保险责任准备金超过亿元。
加快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是保险业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积极服务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也是认真落实养老金融改革相关工作部署、深化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下一步,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快推进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一是加快发展专业化经营市场主体;二是扩大商业养老保险领域对外开放;三是加大养老保险产品创新;四是强化养老保险基础建;五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能力。新华社记者:
随着规模的快速增长和投资领域的不断拓宽,保险资金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转载请注明:http://www.hcxlighting.com/ylbz/6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