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药rdquo不能乱吃,
在接着说医疗指数基金之前,让老娘舅唠叨两句中兴通讯:
中兴爆出“黑天鹅”之后紧急停牌,许多基金按两个甚至三个跌停估算其股价,给很多基民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损失。老娘舅对那种愤怒是很能理解的,但深觉对基金经理及基金公司的指责不必要——别说指数基金是被动复制,就是主动管理型的基金,以中兴通讯行业龙头的地位,在“黑天鹅”爆发之前配置它也是合理的选择。
老娘舅为什么要在说医药基金的时候提到中兴通讯?因为像中兴通讯这样的事,其实一样可能发生在医药领域。老娘舅不说太远,就举这几年的例子——
年,同仁堂被香港卫生署通报儿童药汞超标;年,鲁抗医药被央视曝光偷排污水;年,云南白药银杏叶风波;年,多家上市药企卷入铬原料超标“毒胶囊”丑闻;年,莎普爱思虚假宣传……每一桩都是牵连行业,影响社会对于整个行业信心的负面事件。
即使当前医药行情正好,老娘舅也得说一句,关于我们医药行业里存在的那些问题,即使中央多次下文,引导行业发展方向,到目前也才是刚刚看到了解决的曙光,而不是已经真正得到了解决。
作为不具备专业知识和行业背景的散户,投资指数差不多就是避免踩雷,或者避免踩雷受伤过重的主要办法了。
昨天说到医疗指数投资,尽管老娘舅提到中证医疗这个指数3年期表现不尽人意,但老娘舅本身是对医疗相关指数寄予蛮高期望的。
不过,从指数角度来看,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恰恰是整个医药行业里估值 的两个子板块↓
(截至:4月20日)
经历了长达两年的调整,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这两个子板块的估值仍然居高不下,如果说整个医药行业目前39倍左右的估值还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线上下,那这两个医疗板块无论如何也算不上低估。
因此,从“低估”这个逻辑出发去投资医疗指数是走不通的。如果想投,必须找到支撑力度更强的理由。
老娘舅看了几份研报,发现有几家券商不约而同地把“中美 ”作为一个强理由:
财通证券指出,眼下的中美贸易大战升级,涉及50多种医疗器械。主要包括: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可穿戴、远程诊疗等移动医疗产品;生物3D打印、诱导多能干细胞等新技术。加速提高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医药器械研发的产、学研联合,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从中央表态上来看,相应的支持不会缺席。
天风证券则提出,从大趋势上来看,高端医疗器械板块具备以下三大逻辑支撑行业发展:1.高端医疗器械,已经具备国产替代的资质;2.内外环境共振,加速优质高端器械进口替代;3.创新药品的估值重构,将有望持续蔓延到创新器械。国产高端医疗器械迎发展良机,国内需求在过去两年逐步旺盛,相应的器械龙头增速惊人,因此创新叠加需求景气度提升,看好医疗器械未来的发展。
*天风证券提到的“估值重构”,指的是随着创新药政策环境逐步与欧美接轨,未来创新药估值体系有望实现从PEG指标(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向Piplin(品种梯队)转变,换言之,原本看起来贵的估值就没有那么贵了。
财富证券换了个角度,搬出了最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发布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年)》,多种大型医用设备如PET-CT、伽马刀、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等由甲类调为乙类,审批权也由国家卫健委下放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有望提速。医院相比,医院大型医疗设备配置不足,此次审批权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的配置数量,换言之,必然利好相关医疗设备企业。
话说回来,这些都是券商的视角,那老娘舅为什么会看好医疗指数呢?
这是因为,老娘舅最近在眼馋一只美股指数,这只指数叫标普医疗器械(SPDRSPHalthCarEquipmnt),简称XHE,目前没有QDII基金追踪它↓
(截自:YAHOOFINANCE)
从月线来看这7年多的走势,更是令人心旷神怡↓
(截自:东财,下同)
基本上这只指数只在个别月份出现下跌,而且下跌之后又能迅速重启反弹之路。
这种情况并非只发生在这一只指数上,另一只美股医疗ETF(VHT)的表现也大体相似↓
老娘舅认为,这就是成熟市场医疗指数应有的表现。
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老娘舅就直接推荐大家去买美股指数,用这两个指数做例子,更多是希望从中获得一些参考。
我国的医药和医疗企业当然还到不了成熟市场的程度,但老娘舅认为,当前无论是主管部门,还是行业本身,都有积极向成熟市场看齐的动向。正如财通证券研报标题里所呼吁的,“医疗器械领域也需要国之重器”。
当然,国之重器能不能出现,什么时候出现还是个未知之数。如果它们会出现,老娘舅觉得,必然首先会出现在中证医疗这个指数之中↓
中证医疗指数十大权重股
(出自:中证指数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xlighting.com/yltx/7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