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医疗行业的长逻辑ldquo老

牛年开年以来,市场风格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前期资金抱团集中的高位板块回调,资金出现高低切换的迹象。

市场风格的变化与流动性边际收紧有关,今年随着疫苗接种推广、实体经济逐渐恢复和应对通胀压力,货币政策收紧在情理之中。纵观历史,这种宏观背景下,选股的难度实际上增大了。

01

老龄化+消费升级

对于这种情况,我一直建议从中长期视角来做选择,看重长期确定性和成长空间,操作起来会从容很多。这也是我近期来一直建议大家重视医疗板块的原因:老龄化带来的刚需,消费升级带来的高医疗费,势必打开医疗板块的市值空间。

(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

整体看,医疗板块经过去年三季度以来震荡回调行情后,部分板块已完成前期涨幅的消化,进入合理估值区间。从业绩来看,去年上半年业绩受疫情影响呈现基数,随着疫苗接种,医疗需求回暖(需求只会延后,不会消失),今年的业绩增速会相当不错。

请大家注意我的措辞:医疗,而非医药。简单说,医疗是医药的一个子集,但它是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的,粘性更大,确定性也更高。

由于疫情带来的冲击,大家更加重视生命健康,使得行业未来发展的基础更扎实,可以说具备十年以上长期成长空间。而另一方面,目前中国享受医疗服务的比例,相比海外发达国家的占比非常低,还处在非常早期。

医疗板块包括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两个方面,可以细分为高值耗材、体外诊断、医疗设备、医疗服务等板块。以下我大致说一下各自的投资逻辑。

02

医疗器械进口替代

医疗设备方面,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进步,使得医生非常的依赖器械,过去医术的好坏取决于医生的经验。现在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使得诊疗正确率有很大幅的提升。

比如,医院,一抽血,一验血,过几分钟这个化验单就出来了,各个指标一目了然,甚至有时候不需要医生,医院的人一眼就看出自己身体上出了什么毛病,是病毒感冒还是细菌性感染。

在新冠疫情的检测中,不仅需要做体外检测、血液检测,还有一个肺部CT检测,但是肺部CT又和AI和数据训练结合在一起,通过对于新冠患者肺部的影像数据做大量训练的AI,对于新冠检测的正确率有很大提升,很大程度上替代了经验丰富的医生,起到了快速大量正确检查的效果,这也是现代医学的进步。

现在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非常大,国内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人均消费额和它的占比非常低,药品和医疗器械人均消费额的比例仅为1:0.4左右,远低于全球平均1:0.7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接近1:1的水平。

从这个角度来看,医疗器械有一个很好的产品迭代升级+进口替代+消费升级,未来市场规模还会有一个高速发展,有可能到明年,整个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能突破一万亿的规模。

整个医疗器械的投资,比较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xlighting.com/ylzc/71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