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医院荣获改善医疗

喜讯!近日,医院参加进一步改善医院擂台赛(西南赛区)。我县申报的《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打造医联体工作“升级版”》案例,从全国多家医疗机构提交的个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优化医联体内连续医疗服务”主题十大价值案例之一,并荣获了“优化医联体内连续医疗服务”主题赛决赛第一名,成功晋级11月4日的西南赛区总决赛。在总决赛中,我县案例最终以92.61分的成绩荣获进一步医院擂台赛(西南赛区)总决赛铜奖,并直接晋级11月15日在青岛举行的年度改善医院擂台赛总决赛。医院医院医院,同时也是医院。

获得如此殊荣到底有独到之处呢?

来~~

小编带您看看

自开展医联体工作以来我们这么干!!!

我县按照分工协作、资源共享、统筹协调、发展同步的原则,树立大卫生、大健康、大服务、大共享理念,建立了4级诊疗模式,深入到了村卫生室,组建了1+1+N+n纵向紧密型互通式医联体。经过近几年来医联体的建设,逐步达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分级诊疗新格局,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医疗服务。从医联体酝酿到实施,牢记三字方针,即“准、实、清”。准就是医联体顶层设计要准,我们前期深入调研,科学定位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致力于打造集约发展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实即医联体工作推动要实,建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清即整体目标清,明确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目标,持续改进优化,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从具体做法来讲,主要分为“点、线、面”。

一盯住一个点就是构建诊疗同质化

1、“大科制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县域内推行部联体科联体建立4大部8大科,三方协作统一协调大科内部人力和床位资源,统一培训考核、专业统筹发展。

2、建立“跨院科对科精准帮扶”机制。医联体成员单位通过功能定位、重点疾病诊疗需求、疾病谱等确定1-2个重点建设专科,实现基层错位发展。医院建设急诊科、慢病管理科、肛肠科、微创外科等专科。

3、医技检查诊断“同质化”。借力信息系统,运用互联网+医疗模式,医院-医院-医院之间的医学影像、心电诊断和实时视频会诊系统,实现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

4、诊疗技术“同质化”。医院及各乡镇卫生院门诊、住院前10位病种、危难重症、会诊前10位病种,制定常见疾病、危急重症的诊疗指南、操作规范及远程影像、心电操作口袋书,强化临床路径管理,开展诊疗质量和诊疗合理性评价。

二连好一根线就是强化链条式服务

1、构建责任体系。建立医生跟着病人走双向转诊全程追踪。在病员的下转过程中实现一个责任医师,两个下沉由专科科室确定一名责任医生,负责病人的治疗方案的下沉及后续追踪服务,确保下转病人治疗的连续性。

2、构建服务体系。通过建立24小时服务中心、中转病床、号源预留等方式,构建一套完整的服务链条,不仅保证了上转病人有床位,还要保证门诊病员有号源,打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确保转诊病人及时入院治疗。

3、构建家医体系。“专科+全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医联体上级专科医生参与基层医生家庭签约工作,提供医联体内统一慢病用药目录,开设慢病诊疗工作室,发放家庭医生联系卡,将长期稳定的慢医院进行治疗。通过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院前预防,院内诊治,院后康复在内的完整医疗健康服务。

三带动一个面就是抓住人才培养

1、探索卫计人才“县管院用”“师带徒”模式。将现代自由恋爱和传统的包办婚姻相结合,通过临床带教、教学查房、业务指导、讲座培训等方式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

2、强化人员进修培训。将基层医务人员送上来参观交流、进修学习,理论到实践相结合,拓展知识面,医院输血到自身造血。

未来工作展望

!!!

蒲江县将在现有医联体建设试点的基础上,医院优质的管理和技术,积极发挥区域医疗的带头作用,探索建立县域内更为紧密的医共体运行机制,使县域医共体最终形成服务、责任、利益、管理的共同体。

蒲江卫计局供稿

觉得不错,请点赞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xlighting.com/ylzc/490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