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PPP交易机制,助推医疗服务
医疗改革事业关乎民生福祉,也是民心所向。在4月12日李克强总理部署推进医联体建设工作、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群众提供优质便利的医疗服务之际,4月22日—23日,由医院建筑与装备分会主办,筑医台与医疗PPP发展促进委员会承办,中建政研信息咨询中心等多家单位支持的“第二届中国医疗PPP发展论坛”在北京天健宾馆圆满举行。
论坛上,各位领导与嘉宾从政策发展、商业模式设计、项目规划、融资方式、学科建设、运营管理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交流,分析PPP模式为整个健康服务体系带来的变革,为医疗PPP合作模式指明了发展方向。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体制改革司原副司长、医院建筑与装备分会会长刘殿奎在开幕词中指出,医疗PPP模式具有合作周期长,运营管理要求高,以行业公益为基础、以运营效率为导向的行业特征。在现行政策法规制度下,如何持续创新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共享运营模式,找到医疗服务公益性与社会资本逐利性的平衡点,是推动医疗PPP模式发展的关键,也是亟待我们去探讨、研究并解决的问题。
中建政研信息咨询中心(以下简称“中建政研”)高级咨询顾问卢敦受邀出席论坛,并围绕“持续创新共建共享——以健康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建设”的主题,发表了题为《医院PPP运作方式与财政支持》的演讲。中建政研以“咨询+培训+资本+资源”的一站式PPP综合服务闻名业界,为近个PPP项目提供咨询服务,总投资额超过亿元,约40个项目进入财政部国家级示范库,全国成功入库77个政府咨询机构库,覆盖全国30余个省份,在医养结合PPP领域率先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卢敦经医院类PPP项目概况,根据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数据,全国PPP医疗项目数量例,已进入执行阶段项目数量49例,医疗类PPP项目落地率为11.8%,相较于31.6%的PPP项目平均落地率比较低。
医疗行业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社会资本的纷纷进入,更加剧了这个行业的敏感性,医疗PPP项目落地成为公认的难题。中建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国家级示范项目)、医院PPP项目(国家级示范项目)、医院建设PPP项目(国家级示范项目)等十余例医疗PPP项目的咨询实践中,得出医院PPP模式交易结构与回报机制设计的经验。
兼顾医院的性质与PPP模式的运作要求,卢敦提出回报机制设计要点,其中包括:结合新院服务区域的人口情况和经济水平,审慎评估新院的收入情况;充分考虑到新院业务培育期的收入成本结构,设计培育期补助机制;对于财政不提供缺口补助的项目,需重视对潜在社会资本方的市场测试工作;与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方案可行性的研究等,引起与会代表们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xlighting.com/yltx/6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