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家智识汇添富基金马翔主战先锋预
巴菲特说,投资就是投国运,当今时代在股票市场投资,有几种类型的公司可以投资,你可以去选地产这类的周期股,当然因为它们很便宜,可能也能够挣钱,但是此类和地产相关的资产一定不是这个时代的主脉络。
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脉络一定是成长股,因为只有成长股才是顺应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潮流,促进国家高质量的发展,助力国家实现转型升级。成长股本质上已经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顺着经济往前发展的公司,而是应该理解为引领一国经济向前发展的一个主要的动力。
市场上有一位基金经理汇添富基金马翔,是汇添富基金自主培养的年轻一代核心基金经理,长期聚焦于成长股投资。他指出要投资成长股,要在成长的赛道里面选择,需要不停地深入产业一线,去选那些真正能长大的公司,这就需要很强的投研能力支持。而他从业以来长期专注领域包括计算机、传媒、通信、电子、新能源、机械装备等行业,是一个专注“成长赛道”的基金经理。
他为什么专注于成长股投资?又是如何构建成长股投资组合的?一、成长股赚钱的奥秘:可以赚货币增量和企业成长两种钱
成长股简单来讲,是能够顺应经济或者产业的发展方向,不断扩大自己的客户群,扩大自己的收入和利润,使得自身市值能够实现上涨。过去这些年,我们最耳熟能详的成长股,就是贵州茅台,因为过去5年,大家如果买了上海的房子,翻了2倍、3倍,感觉挺嗨的,但是如果买茅台过去5年翻了10倍。
为什么茅台能够涨得比房子更快?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投资想赚钱,基本上赚的是两种钱:
一种是央行的钱,就是货币发行M2或者社融总量增长的钱,房子是一个承载货币很好的载体,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房子,房价的涨速跟货币增长速度几乎是一样的,所以,我们看到上海的房价涨速和过去5年货币发行量的增速几乎是一样的,大概就是两三倍的增长水平。
但是,茅台作为一个成长股,它的成长有两部分,这两部分成长也是过去这么多年买茅台赚钱胜过买房子的原因:
一部分是它本身酒的产品价格,随着货币发行量的增长,产品价格也随之上涨,过去5年茅台酒的价格涨了可能%都不止,产品价格从不到一千块钱,到现在可能两三千块钱都买不到。这部分成长来自货币发行量增长带来的产品价值的增长。
另外一方面,从它的产品的受众来看,茅台的销售量在增长,客户群也在不断地增长,它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是一个稀缺品。所以,它的利润和估值都在扩张。这部分成长来自公司的成长。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又比如过去两年,我投资很多的成长股,比如说像美团、宁德时代、药明康德等等,其实他们都是这样的,一方面,整个的市场的钱在变多,它们本身作为硬核资产,价值在提升。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个有活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它通过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客户群,不断扩大自己的行业地位,不断扩大自己的收入和利润规模,本身也实现了市值向上的增长。
这就是成长股赚钱的奥秘。一方面来自货币发行量增长带来的产品价值的增长;另一方面,来自公司自身的成长。
为什么马翔对中国成长股的未来特别看好?
对比美国,虽然现在美国跟中国有各种 之类的争端,但是,我们还是要承认美国的股市很牛,为什么美国股市很牛?因为美国有些非常牛的成长公司,这些成长公司不是简单的一年、两年的成长公司,它们可能是5年、10年甚至20年的成长股,像微软、苹果,这几年的英伟达,或者最近两三年的特斯拉都是这样的,正是因为这些非常牛的公司才促成了美股的长期牛市。
国内外的一些报告也指出过美国股市有泡沫,有崩溃的风险。但其实对于做自下而上的研究成长股的人来说,只要看到这些公司还在不停地成长,不停地开发新的产品,不停地抢占新的份额,不停地做出越来越好的业绩,如果他们的估值也不是很贵,就会明白这个市场还是会不停地往上走的。对于基金经理而言,只要能找到那些真正成长的成长股伴随其成长就可以赚到钱。回到我们国家来说,“十四五”提出了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怎么实现?相信国家不是喊口号,也不是说国家给一些政策刺激一下就可以实现了。
最微观的实现方式实际上是靠每一个企业,是靠每一个企业实现内循环,国内的消费力是很强的,但是要实现消费,让消费者愿意买单,最根本的是通过企业真正地做出好的产品来实现我们的消费升级。外循环怎么实现?要通过中国的企业科技创新,中国科技创新型的企业开发出更好的产品去实现技术的升级,去实现无论是进口的替代还是出口到海外市场,都是要通过企业的微观成长来实现的。
许多投资者会将某些行业作为自己择股的赛道,而对于马翔而言,他将成长股作为自己择股的赛道,而不局限于行业。去选择成长赛道,无论是从国际市场的发展的历程来看,还是从未来中国“十四五”的发展规划来看,选成长股,肯定都是一个最正确的赛道。二、定位清晰,深耕科技创新领域近10年
在投资行业,都说“投资就像一场马拉松”,马翔是一位坚持跑马17年的基金经理,在清华大学读书时还是学校登山队的队长。这至少说明马翔是一名具备坚信长期力量、具备挑战自我不断进化的基金经理,这两条 品质对于成长股投资极为重要。
马翔,年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就加入汇添富,而汇添富基金无论是投资还是跑马,都坚信长期的力量、自我革新、要做就做 ,这在业内是出了名的。而这些可贵的精神与马翔的内心是高度契合的,在马翔近10年的职业生涯中,经过汇添富基金的自主培养和文化熏陶,已经成为一名核心基金经理。加入汇添富之后,研究的行业主要是IT、新能源、机械等成长型的行业。汇添富基金给了马翔很大的投研支持。据悉,汇添富基金打造了一个覆盖全行业的投研平台。按照产业分组,每个组里面都有基金经理和研究员,一起在相关的行业里面去深挖投资机会,研究的成果建立了很好的共享机制,而汇添富在业内拥有“选股专家”的美誉,在医药、消费、科技等成长股赛道深耕多年,拥有深厚的投研积淀。相关的产业不仅研究上市公司,还研究未上市的公司,在里面去寻找那些真正的产业发展方向,选出股票来进行投资。马翔自身专业背景加上自身的专注,再加上所在公司的培养和投研支持,助力他在成长赛道上投资前行。从年开始管职业生涯的第1只基金,开始管的 个产品就是一个成长型基金汇添富民营活力基金,任职4.9年来年化回报达到18.92%。管理基金近5年时间,从刚开始从前辈手中接管过来一只存续老基金,到与其他基金经理(如刘江)共同协作管理基金,再到最近1年里开始独发独管新基金,已经成为汇添富基金一名核心基金经理。5年来管理的基金中,以民营活力、科技创新、创新增长、策略增长、科创板等名字命名的基金,均以投资成长股为主要投资方向。马翔给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晰,就是聚焦成长股投资。年对马翔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独发独管了3只新基金,管理规模相比之前明显增长。截至年6月30日,马翔管理的3只基金规模合计71.27亿元,而马翔在年6月和7月份发行了3只新基金,3只基金规模合计61.54亿元。管理规模的增加和独自管理对基金经理而言要求更高了,但从目前的运行结果来看,马翔新增的管理规模并没有影响他的业绩,马翔的投资理念越来越成熟了。
年6月,市场上获批发行了6只新三板主题基金,至今,已经过去快8个月了,从收益来看,马翔管理的汇添富创新增长一年定开混合基金收益 ,管理期间收益50.19%,回撤适中。论基金管理规模,马翔管理的这只规模 ,成立以来基金规模增长了5.3亿元,由于基金仍处于封闭期,所以,规模的增长完全由管理业绩贡献。(数据截至年1月31日)
去年7月下旬,市场出现大幅调整,但主投科创板的6只新发基金受到资金热捧,认购规模超过亿元。时隔7个月,从收益来看,马翔的任职业绩排名第2位,回撤控制很好。(截至年1月31日)
三、投资组合三战队比例:主战50%+先锋20%+预备10-20%
马翔 管理业绩的背后,有怎样的选股方法论和构建组合方法论呢?1、选股方法
选股是有一套完整的方法论的,分为4个步骤:
首先,选行业。选那些未来成长空间足够大,未来2~3年增速比较快的行业,并且是能够看到已经逐渐清晰的竞争格局,或者说是增速非常快,竞争格局虽然还没有清晰,但是在逐渐变得清晰的行业。
第二步,选公司,就是选商业模式。选那些盈利模式清晰的,有一定壁垒的公司。
第三步,对企业的治理结构进行考察。主要是考察企业家的管理层的企业文化,看公司治理结构是不是环环相扣,能够有助于实现公司的战略。
第四步,就是看估值,判断买卖的时间点。根据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的成长阶段,去选择估值匹配的阶段去介入。
2、构建组合方法
在上述选股方法论基础上,马翔有着清晰的构建投资组合的思路。他将组合构建分成几个步骤:
,公司研究,形成自己的一个股票池。因为马翔是研究科技行业出身的,他大概50%的时间精力会分布在科技行业,当然还有消费、医药等其他行业,时间精力分配上大概是这样一个分配比例。
第二,从股票池里面精选股票构建组合。在构建组合时,马翔会将股票池中的股票分成三种类型的公司。
马翔形象地把这三类股票比喻成主战部队、先锋部队、预备部队3个战队,3个战队组合后形成一个“舰队”。
那么,这3个战队是怎样的特征呢?又各自配置多少比例?
(1)主战部队50%:长期确定性强的成长龙头,商业模式最清晰,治理没有瑕疵。大概基金资产的50%配置在这种长期确定的成长的龙头上面。比如说像云计算、互联网、医药里面的CRO龙头企业,还有一些消费的龙头,都属于长期确定的成长龙头,属于主战部队。
(2)先锋部队20%:市场1~2年之内的投资主线。这一类股票的公司特点是可能一两年之内快速爆发,行业公司快速成长,但是它们的商业模式可能没有像 类的公司那么稳定。这种类型的资产占整个基金组合比例大概20%左右。它们是整个组合的先锋部队,可以提高组合的弹性,这类资产需要跟踪得比较细,如果遇到一些行业的波动,或者1~2年的成长周期的变化,那么也会做一些调整。
比如说年的消费电子、半导体以及现在的新能源、工业控制等,它们都是这种特点,它们的行业公司收入和利润呈现高增长特性,股票可能会涨得很快,但行业竞争格局还没有稳定。
(3)预备部队10-20%:自下而上的小公司和左侧逆向,少而精,就是自下而上挖掘的股票,现在还不是市场的确定性的龙头,但是它未来有可能成为确定性龙头的,未来有可能成长为一线的龙头或者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成为未来的市场投资主线。这类资产需要自下而上去跟踪研究经营数据和商业模式进化,发现质地很好。通常是成长性的比较偏中小市值一些的公司,或者是一些可能还是行业龙头,近一两年可能发展并不好,但未来有可能变好的公司。预备部队的股票大概占基金组合比例10~20%。
四、行业相对均衡,积极布局港股投资机会
从每个阶段马翔管理的旗下所有基金的十大重仓股数量看,年之后马翔逐步增加重仓股数量,降低持股集中度,重仓股基本维持在20-25个股票。
在管理基金的每个阶段,旗下所有基金的重仓股基本集中在10个行业左右,非银、电子、医药生物几乎是每个时期均重仓的行业。随着汽车产业链景气度的提升,马翔及时地抓住了这条市场主线,从年3季度就陆续开始布局。
报告期,马翔旗下管理的全部基金,总体来看加仓了港股,A股中的电子、计算机、非银金融行业,减仓了A股中的汽车和医药生物。
年1月份,随着南下资金购买港股的热潮的兴起,恒生指数1月份上涨8.27%,而配置港股的基金也表现造好,港股投资引起了投资者的广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xlighting.com/ylbz/7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