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选基金,买大还是买小

设计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bcutexas.net/chaoliu/xinchao/1608.html

之前文章提到过,买增强指数基金,选择规模比较小的,能吃到更多的超额收益:如何最大化获取指数基金收益?

那么,这个套路能用到其它主动型基金上么?毕竟,今年明星基金经理旗下的“大块头”们收益都不太理想,让不少基民朋友对规模大的热门基金产生了怀疑。看看几个明星基金经理的情况:

同期沪深收益率-6.94%,惨如坤神跑输沪深,还有几位大佬收益没有打正,只有玩高科技的蔡经理在下半年大翻身。

是否规模大的基金已经不适合投资?挑选基金,买大还是买小?

Nodatanotalk,咱们用数据说话,我导出了目前可以申购的近只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按年9月的规模从小到大排序,分成了10组(每组只基金),统计了近5年收益率的情况:

最小规模(亿)最大规模(亿)近5年总收益率%年化收益率%00...............................7........88

用图表看更直观一些:

从收益率数据来看,长线持有5年,小规模基金并没有优势,大规模基金也不是很突出,规模这个因素对主动型基金业绩的影响并不明显。那为什么明星基金今年的表现如此惨淡呢?

对于这个结果,我的解读是这样的:基金的规模更大意味着拥有更强的作战能力,比如投研能力、抗风险能力,甚至有引领市场的能力(譬如不少散户都去抄基金经理的作业),相对来说更容易取得超过平均水平的业绩。但碰到了市场风格剧烈转变的年份,表现难免不尽人意,比如今年消费板块熄火而周期股崛起,大基金机动性的弱点就暴露无遗,具体来说就是:大基金选股范围更窄,难以建仓小市值公司;调仓难,波段操作也难,买少了没意义,买多了卖出时流动性又不够。这些问题导致明星基金碰见今年的行情也只能硬扛亏损。而对于小规模基金,由于船小好调头,再加上打新的增收,在这一时期跑赢大基金实属正常。

总结一下,基金买大还是买小要两说,对于指数增强这样的被动型基金,规模小的更有优势;对于主动型基金,规模对于长期收益率影响不大,基金本身的质地才是决定性因素。

不过,基金管理中存在一个“不可能三角”:高收益、高稳定性、大规模,三者无法同时满足,大规模基金必然会牺牲掉高收益或者高稳定性——净值要么像「诺安成长」一样过山车式地上升,要么像固收产品一样平淡如水。因此,挑选主动基金时可以优先考虑20亿以内中等规模的基金,更可能兼顾高收益和低波动,如近1年全市场收益率最高(+%)的前海开源公用,去年年底只有不到5亿规模。

最后说点细节,5年前,规模最大的基金是汇添富医疗服务混合,亿出头,放到现在排不进前10,不过表现非常不错,5年赚了%。那时朱少醒的「富国天惠」只有38亿,董承非的「兴全趋势」只有67亿,刘彦春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仅10亿,到如今都有几十倍的规模增长。这几年各家在基金赛道都跑得挺快。

牛亦飞

请作者喝杯奶茶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xlighting.com/ylzc/81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