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研究报告
导语第三方医学检验隶属于“医疗服务”行业中的“医学诊断服务”细分行业,是依托独立医学实验室为各类医疗机构提供医学检验及诊断外包的服务形式,属于第三方检测行业在医疗领域的分支。1、第三方医学检验核心竞争力:降本+增效1.1医学检验专业化分工催生第三方医学检验第三方医学检验隶属于“医疗服务”行业中的“医学诊断服务”细分行业,是依托独立医学实验室(IndependentClinicalLaboratory,ICL)为各类医疗机构提供医学检验及诊断外包的服务形式,属于第三方检测行业在医疗领域的分支。独立医学实验室是指独立于医疗机构之外从事医学检验和病理诊断服务、可独立承担医疗责任的医疗机构。医学检验处于诊断产业的中游,上游为检验仪器和试剂生产商,下游为各类医疗机构(医院、妇幼保健院、卫生院等)和检验者。他们接受各医疗服务机构的委托,集中检验这些机构采集的样本,并将检验结果送回以应用于临床。国内医院检验科和独立医学实验室两种形式。独立医学实验室诞生于专业化分工。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医医院的检验科完成。随着检验科技的进步和检验需求的上升,医院因资金和技术限制无法提供齐全的诊断服务,医院因业务量等压力无法完全满足检验及诊断业务需求。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出现了独立医学实验室雏形,它们凭借其规模化、医院的医学检验业务外包业务,提升了检验效率及检验水平。21世纪初,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成为国内第一个被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独立医学实验室。年卫生部印发《医学检验基本标准(试行)》,在医疗机构类别中增设“医学检验所”,确立了第三方医学检验的合法地位。在此之后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开始规模化发展,截至年3月,国内在业独立医学实验室共有家。规模化后的独立医学实验室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阶段是快速发展期,年原国家卫计委颁布了独立设置医疗机构相关标准,大量机构申请进入市场或者扩大业务范围。第二阶段是充分竞争期,年后市场竞争逐渐激烈,部分小型医学实验室开始被淘汰,大型医学实验室开始在专业细分领域纵深发展,择优淘劣后第三方检验市场开始走向集中。第三阶段是充分定位期,在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医院的检验科可能变为成本中心,第三方检验机构因其规模化、专业化服务可能在行业中占据更重要的行业地位。1.2第三方医学检验核心竞争力:降本+医院的检验科,独立医学实验室实现了医学检验领域的专业化分工,在成本控制及专业化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降本:集约化经营控制检验成本。第三方医疗检验机构集中收集各类医疗机构的检验服务,将分散在不同机构、不同地点的同类检验集中完成,实现了医学检验的规模效应。(1)检验试剂、设备集中采购降低采购成本。第三方检验机构通常与上游检验试剂和设备生产商建立合作关系,大批量的试剂和设备采购让他们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2)检验集中进行降低单次检验成本。医学的迅速发展使得检验项目多样化,但也带来了部分检验实施频率较低的问题,在医院开展这些检验需要耗费较多的资源,运行设备的效率不高,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第三方医疗检验机构将同类的样本集中检验,不仅可以降低单次检验成本,也提高了医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增效:专业化分工提升水平。(1)检验项目全面。独立实验室通常配备专业的医学检验人员、病理诊断医生以及各类先进的检测设备技术平台,在保证检测结果准确的同时,能提供更全面的检验项目。据国家卫建委年3医院检验科现况调查,公立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可提供的检验项目只有几百项,而金域医学年底可以提供超过项检验项目,年底已扩大至余项,可检验数量远超各类医疗机构检验部门。(2)检验结果可靠。近年来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逐步实现连锁化经营、标准化管理,部分机构已通过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认可、SO和ISO国际质量体系认可等严格的质量体系认证,检验报告可被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认,可为临床医生及患者提供更具可靠性、一致性的检验结果。降本增效:检验结果互认降低患者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年国务院在《关于支持社会カ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服务的意见》中提出“医联体内互认检查结果”,年卫健委在《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中指出“推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和区域互认”,体现了国家对于推动检验结果互认的支持。国内部分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已通过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认可、SO和ISO国际质量体系认可,通过相关质量体系认证的检验报告可被不同医疗机构认可并采用,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在转诊时避免重复检验、降低检验费用,更能帮助提高医疗领域的资源利用效率。1.3技术发展+医保控费推动美国ICL份额提升独立医学实验室最早起源于美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首先建立了独立医学实验室,随后欧洲等西方国家也相继建立了独立医学实验室。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西方国家的独立医学实验室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监督和管理制度,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也具有了相当的规模。美国主要有3类提供医学检验的实验室:医院附属实验室,如检验科、病理科;诊所附设实验室POL(Physicianofficelaboratory),即医生在自己诊所附设的小型实验室,通常用于完成某些专项检查,如宫颈涂片、血常规等;以及独立医学实验室ICL。早在年,医院开始商业化运营临床检验实验室,医院的检验业务,约占临床检验市场份额的14%。20世纪50-60年代,检验科技的迅速发展推动独立医学实验室相关业务进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和商业医保机构开始推进医保政策改革、控制医疗支出,医院将检验项目外包给成本更低的医学实验室。年独立医学实验室的临床检验份额提高到了36%左右,诊所附设实验室因严格的临床检验监管标准份额下降至8%,医院附属实验室市场份额约为56%。20世纪90年代,美国ICL行业逐步发展成熟,行业兼并与重组加速,集中度迅速提升。目前美国市场上院外检测业务占比约为64%,其中商业实验室占比54%,在整个检测市场中占比约35%。两大龙头Quest和LabCorp占据约46%的ICL市场份额,属于较为典型的寡头市场,头部效应显著。梳理美国独立医学实验室市场发展历程,检验科技的迅速发展给了ICL进入市场的机会,医保控费促进行业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同样面临技术驱动与政策驱动,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2.技术驱动:诊断技术发展提供行业增长点2.1高端检验需求提升利好第三方检验检验技术按临床应用频率及技术难度划分,可分为常规检验和高端检验两类。常规检验一般指年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项目目录》之内的项目服务,主要包括体液血液检验、化学检验、免疫血清检验、微生物检验等基础检验项目。常规检验应用范围较广,医院还是基层医疗机构均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技术发展成熟,市场竞争激烈,利润较低。高端检验包括基因检测、质谱检测等项目,更偏重个性化设计,需要结合多种检验技术手段,对检验设备、试剂和检验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高端检验需求提升利好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健康意识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高收入群体已不满足于常规医学检查,高端检验如基因组学检验需求持续增加。医院因其非营利性的属性无法大规模提供高端个性化检验项目,绝大多数营利性医疗服务机构亦因规模及能力制约无法参与高端检验的市场竞争,大型专业的医学检验机构在高端检验市场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相较于竞争激烈的常规检验,高端检验通常具有较高的毛利率。以金域医学为例,高端检验项目如理化质谱检验项目毛利率在65%以上,基因组学检验、病理检验等高端检验项目毛利率也在50%左右,而常规检验项目毛利率只有30-40%。随着高端检验需求的提升,医学检验龙头公司的高端检验项目占比有望继续提高,对综合毛利率具有拉动作用。2.2检验技术发展提供行业增长点检验项目数量具有足够成长空间。由于技术滞后和政策限制,国内ICL行业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行业迅速发展,但可提供的检验项目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目前国内最大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金域医学可以提供余项检验,而国外成熟的独立实验室可以提供近项。从检验项目的数量来看,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国内的ICL行业还有足够的成长空间。行业重视研发创新。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自年起竞争愈发激烈,检验能力、检验质量以及在各个细分领域的深入程度逐渐成为核心竞争力,行业对研发活动投入了更大的
上一篇文章: 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总书记擘画高质 下一篇文章: 用数字科技服务产业,是治疗鲍莫尔病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xlighting.com/ylzc/6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