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S之平背与旋后足高弓足
一部分的下交叉综合征是足源性的
对于这类问题,我们的处理下交叉思路不能仅仅局限在腰骶部
应该全面评估分析,尝试从足踝方面入手来解决问题
旋后足(Supination高弓足)侧面观(足弓刚性增加,弹性不足)
后面观(跟骨内翻)
前面观(前足内收内翻内旋,胫骨外旋)
多面观(刚性足弓,减震能力差)
旋后足的下肢生物力学旋后足(高弓足)站立动作链(closedchainpronation)
髋:伸展,外展外旋
膝:屈曲,内翻
小腿:外旋
前足:内收内旋
跟骨:内翻
旋后足为刚性足弓,减震功能差容易造成髋膝骨盆关节压力增加旋后足对膝及骨盆的影响
骨盆
由于股骨旋后,骨盆推向后方
单侧高弓足同侧腿为短腿
双侧高弓足骨盆后倾,导致平背
平背:腰椎间盘过度负荷
膝
屈曲,内翻
膝关节内侧压力增高(内侧半月板损伤)
股胫关节扭转应力增加(加速软骨磨损)
膝关节外侧软组织拉力增加(外侧副韧带,髂胫束损伤)
膝内翻旋后足源性下交叉治疗思路减震功能改善
放松足底筋膜
网球放松肌效贴放松手法放松选择减震良好的鞋子(选择带有减震设计的鞋子—记忆弹性材料/气垫/减震囊)
适配鞋垫
能有效提供足底支撑,增加缓冲能力,同时可矫正足踝及下肢生物力线
矫正力线
放松跟腱及髋部肌肉
跟腱拉伸臀肌拉伸腰背肌及股内收肌锻炼
上下交叉体态(UCSLCS综合征)UCS产生原理简析UCS治疗策略UCS之颈椎曲度变直(颈后大包)UCS之圆肩(胸椎后凸肩胛骨不稳)LCS原理简析LCS治疗策略LCS之平背(高弓足)LCS之骨盆前移(扁平足)UCS和LCS的强化矫正训练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xlighting.com/ylzc/2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