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误导和专业素质差,是保险代理经纪

本文导读

写下这个标题,初初做为保险经纪人,并非感觉自己比只服务某一家保险公司的代理人更有优越感。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没有高低之分。

但平台有好坏之分,在保险中介的第三方平台上,可以销售多家公司的产品,会自觉形成第一种习惯即:避免销售误导。同时也会因太多的产品和知识需要学习,而强推你形成第二种习惯,提升保险顾问的专业度。

无论是某一家公司代理人或是多家的经纪人,大家共勉。

这两天无论是来自客户反馈的,还是来自保险业内的的案例,都使我深刻感觉到,保险经纪(代理)人,如果想未来长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生存,必须要驱赶两个拦路虎。

一个是销售误导,一个是专业知识差。

一.销售误导你最后会被客户当骗子

1.没这么严重?而是很严重!

销售误导是中国寿险业营销屡遭诟病的根源。这个问题有些圈内朋友不以为然,大气候如此,没这么严重吧?!

其实,这个问题很严重,我不愿意上升到社会诚信层面,我只想谈谈个人品牌与口碑。

中国保险业跑偏的跟源,在于引进了一种来自于台湾的代理人营销,我一直坚持这一观点,尽管大陆有万代理人,市场很繁荣,官方一直在强调“个人营销代理人”体系对中国保险业三十年发展的贡献。但我要说的是,阶段性为了吃饱饭可以,但长期坐而无视代理人机制的问题,就是涸泽而渔。

基层的个人寿险代理人实际上是受害者,由参差不齐的个人代理人队伍堆积起来的业绩,在拉花了自家亲戚后没有进账而被不断淘汰,基层的、中层的、高层的保险高管们心知肚明,这些老板们只会做面子工程,没有人真正关心代理人的如实告知,保险的最大的“恶”,在于从业人员极低的门槛,造成不专业的销售把东西卖给了更加不专业的客户。在于前端什么都承诺赔、或什么都不说,但后端不赔的心理巨大反差。

曾经很大一部分时间,销售误导就是保险营销的代名词,不误导产品,就虚假宣传条款、不虚假条款、就恶意抹黑同业,无中生有,恶意中伤。

我们在朋友圈里,直到今天,还能看到这种营销,这种产品的推介充满着无知与骄傲,这些内容往往都是团队长示范给新人发的,对新入行的代理人进行直接欺骗,诱导新员工对身边的亲朋进行欺骗。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即攻击其它家公司的产品,对自己的产品信口开河,忽悠下线的亲朋进行购买。

2.产品拼不过人家,就只会抹黑和攻击

保险产品并没有产权保护的概念,一家保险公司基于客户的需求角度,开发了一款产品,性价比更高,保障更全面,其它保险公司只要经营成本、内部风险控制能够到位,一样也可以开发更优的产品,不断给客户带来实惠,这才是硬道理。

而不是像现在,产品拼不过人家,就只能采用抹黑和攻击其它公司,通过压低别人来获得优势。

昨天发生的一件事,就印证了这种恶劣风气。

(1)借用虚假素材抹黑型

(2)直接夸张抹黑型

3.偿付能力是有保监会官方数据的

为什么可以信口开河,主要是利用消费者信息不对称心理和恐吓心理。

常见的销售误导有:

保监会不让比产品价格,低价没有好货。

我们是保险中的奔驰,他们小保险公司像QQ,哪个更安全。

我们是副部级单位/大到不能倒单位,他们小保险公司跑了怎么办?你会血本无归的!

我们在央视做了多少广告,没有实力我们敢打这么多广告?你们听过他们的广告吗?

最后一句话,其实也有问题,消费者越来越明白,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

我们来看一下截止年3季度,各家公司偿付能力情况。

从偿付能力表现来看,富德生命人寿在%的临界线踏线。而新光海航、中法人寿,则是偿付能力严重不足为负值。

其它公司都符合保监会要求的综合偿付能力%的要求。排名最后两家公司目前是进行整改调整,偿付能力符合要求后才能恢复新单保险业务,但是之前购买的保险产品也都可以正常生效,保全及理赔服务都可以有序开展。而借用虚假素材抹黑提到的8家的偿付能力都是符合监管的要求,正在正常运营的保险企业。

初初之前也讲过,偿付能力极高,并不一定代表业务极好,与业务关联不大,偿付能力反映的是综合资本占用,比如招商仁和和爱心人寿,因为他们刚开业,资本占用少,所以偿付能力极高。

但如果一家大公司偿付能力极高,其实也算不上好事,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资本都是有成本的,边际投入产出最优的才是最好的。

如果保监会偿付能力优秀的标准定在%,一家公司始终能保持在%左右,则说明这家公司的经营者,很会利用资本金效率,资源没有浪费。

所以%的偿付能力公司,也没有必要歧视%的公司,人家偿付能力另一角度上讲更合理,企业运行效率,说不定比你家的经营更高效,这有什么好得意的。

二.专业不精基础不牢自然不能长远

1.专业不精本身就是误导根源

上面讲的案例是故意误导,而下面的例子可能是专业不精非故意误导了。

简单地说,就是自己做为销售大咖,自己专业不专,学业不精,教的学生可能会跑骗,服务的客户可能会栽坑。

这两天医疗保险的朋友圈里,都在分享一位佛山平安保险的销售黄总监与平安生保的案例。大概的情况是这样的。

(1)平安保险的黄总监身体贵恙,医院特需医疗中心住院。住院不忘保险营销(敬业,所以发朋友圈),推荐说由于购买了平安的生保百万(zhongduan)医疗险,所以可以任性住特需部。

(2)有很多“不识时务”的小伙伴,在







































北京白癜风医院治疗
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xlighting.com/yltx/124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