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生物力学测试和平衡系统解决你的足踝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足被称作“人的第二心脏”,脚的保养至关重要,但因部位不如其他器官“重要”而往往被人忽视。足部健康问题由于其发病缓慢、隐秘的特点,很少引起大众的重视。
足的结构:每侧足部有26块骨,分为跗骨、跖骨和趾骨3组,足部有33个关节,20条大小不同的肌肉,并有条坚强的韧带,以及无数灵敏的神经与丰富的血管。
常见的足部问题:
(1)、高弓足:高弓足是因为足弓过高而被称为高弓足,因为脚部的构造不一样,导致高弓足患者在走路的时候脚受力不正常,骨骼、韧带和肌肉出现病变的可能性很大,高弓足患者大多不能持久行走,足易疲劳,酸痛。
(2)、扁平足:扁平足(平足)指的是正常足弓的缺失,或称为足弓塌陷。扁平足可引起足部肌肉、肌腱、筋膜等损伤,踝部、膝部等多关节受累,还可引起慢性足部肌肉拉伤、肌腱炎、足底筋膜炎、跖痛等。扁平足患者大多会出现足部疼痛,舟状骨突出畸形,久立或劳累疼痛加重。
常见的足部损伤:包括踝关节骨折,踝关节韧带损伤、软骨和骨软骨损伤、拇外翻、足跟痛、扁平足、高弓足、创伤性关节炎等等的疾病,常常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研究显示,正常人每天平均大约行走步。步行时足部承重是体重的1.5倍、跑步时是体重的3至4倍。踝关节作为重要承重关节,在所有运动损伤中,踝关节损伤占比10%-34%,其中外踝扭伤占77%-83%,其他常见的足踝问题还包括足踝慢性疼痛、踝关节韧带损伤及骨折等疾病。
足部问题对健康的影响和危害:足部的异常,特别是足弓过高或过低,使脚部的韧带、骨骼和肌肉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会对脚趾、脚掌、脚跟带来很大的压力,导致行走时足弓的关节过度受力,致脚部疼痛和发炎,严重者形成拇囊炎、拇外翻。跟腱长期紧张,容易造成小腿肌肉痉挛。并且,为了减轻足部的痛楚,平衡身躯,腰部会自发地向后仰或前伸,长此以往会造成腰肌劳损,腰椎前凸和腰骶角加大,从而引发腰腿痛。
如何发现足部的问题:自我检查,观察双脚的形状、大小、足踝的活动范围等,如果已出现医院做X射线检查、CT检查等。还可以通过足底生物力学测试和平衡系统,全面系统的检查足踝问题。
足底生物力学测试和平衡系统的应用:正常步行并不需要思考,然而步行的控制十分复杂,包括中枢命令,身体平衡和协调控制,涉及足、踝、膝、髋、躯干、颈、肩、臂的肌肉和关节协同运动。足底压力测定是步态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和衡量异常足底应力分布和步态的基础,它对运动系统疾病的病因分析、诊断、功能及疗效评定均有重要意义,因此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足底压力分布能反映下肢乃至全身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信息,对足底压力的研究可揭示人体在不同状态下的足底压力特征,即运动过程中足的动力学特性。当下肢功能及足内结构轻微变化时,都将改变足底压力负荷的分配,因此研究人体不同状态下(正常人与病人之间、站立和步态之间)的足底压力的变化,可以用来进一步分析并获得人体各部位的受力情况和生理、病理学参数,从而可以与病史、其他检查联合使用对人体健康程度进行诊断。通过足底压力测试可以分析出病人走路时足部受力情况,哪部分受的压强比较大,严重到什么程度,还可测试出患者走路过程中足内、外翻的程度,整个脚的运动轨迹等。过度的内翻、外翻会引起损伤。足部的过渡旋转导致运动的不稳定性,使跟腱支点不稳定,引起跟腱张力不平均,增加跟腱撕裂的可能性。
足底压力测试还可非常准确的诊断出患者的平足状况,足弓塌陷程度。通过动态的步态测试,进一步分析患者的具体病症,例如:行走步态沉重无弹性,吸收震荡力能力差;足内外翻情况,从而引起膝关节、髋关节及腰部的损伤。足底压力测试技术是一项基于生物力学原理,探测人体下肢结构状况,评藉预估未来足部疾病,提供科学康复治疗方法的国际先进技术。
治疗足踝疾病要秉持‘早诊早治,精确化诊疗’的原则。选择合适的鞋、定制矫形鞋垫、足跟垫等方法及时有效的解决足踝问题。踝关节扭伤后,应该遵从PRICE(保护、休息、冰敷、加压、抬高)原则进行紧急处理。如果患者在崴脚时听见‘啪’的一声声响,或者持续疼痛在72小时之内无法得到缓解,则应立即就医,向专业的足踝医生寻求帮助,以免发生骨折延误治疗,或得不到合适的康复治疗建议引发慢性足踝关节不稳。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xlighting.com/yljj/3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