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医疗服务新体系医共体建设余姚模式
精彩内容
12月28日下午,全市医共体建设动员大会召开,就我市启动全省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试点工作进行部署。宁波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张南芬到会指导。余姚市委副书记、市长潘银浩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郑传统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严忠苗、市政协副主席朱卫东出席会议。
副市级领导、市卫生计生局局长、党委书记陈亚南宣读《余姚市市域医疗服务共同体组成名单》。
副市长王安静就《余姚市市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进行了解读。要求以医共体建设为载体,重构医疗服务新体系、重塑分级诊疗新秩序、打造健康管理新模式、实现基层能力新提升,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重点实现住院市域内就诊率90%、门诊基层就诊率65%、向下转诊人数同比增长率20%以上的目标。
潘银浩指出,推进医共体建设是坚持问题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是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优质、持续发展的改革。各地各部门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紧盯重点、打造亮点,力争在基础性、关联性、标志性改革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打造医共体建设的“余姚模式”。
潘银浩要求,推进医共体建设重点把握好四个方面:
一是城乡医疗要体现一体融合。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建立规范化、标准化机制,明确医共体与管委会、与各资源共享中心、医共体之间以及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的责权利关系,真正让城乡医疗有分有合、有机统一。
二是服务能力要体现均衡发展。医院综合能力建设,推动资源高效配置,集中力量打造区域性医疗龙头;一手抓基层成员单位服务能力建设,创新基层适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信息整合共享,切实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
三是健康服务要体现务实管用。着力推进全科医师与居民签约服务,并加强政策引导,发挥医保支付、价格调控的撬动作用,促进资源、技术和信息向下延伸,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确保居民感受到医共体建设带来的实惠。
四是要素流动要体现畅通有序。加大人财物统筹力度,推进医共体人员调配一体化管理,推动薪酬待遇向临床一线、基层一线倾斜,发挥好医保杠杆作用,提高信息化就医便利度,努力实现医务人员积极性和人民群众就医满意度“双提升”。
张南芬充分肯定了余姚在医共体建设试点中的工作基础和坚定决心,并提出希望,扛起先行先试的责任担当,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要有新突破,正确处理好贯彻上级要求与体现本地特色、区域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实践的关系;激发奋发奋进的工作热情,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上展现新作为,提升区域整体服务效能和基层服务能力;坚守深沉深厚的为民情怀,在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方面取得新成效,做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深群众健康管理服务,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会上,市卫计局、医院分别作了表态发言,并举行了医共体成员单位授牌仪式。
市医共体管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及分管负责人,市卫计局机关中层及以上干部、各公立医疗卫生计生单位班子成员等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xlighting.com/yljj/1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