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0年建成三级康复医疗服务网,所
医院建立康复医学科,医院医院,医院康复能力建设,加快康复人才培养……
近日,在第三届康复医学学术论坛上,北京市卫计委康复护理处处长郗淑艳透露,预计到年,本市康复医疗服务体制、机制、模式和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完善,康复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康复医疗是提高市民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郗淑艳说,“过去人们得病,只要能保住命活下来就好了,现在我们还要帮助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真正高质量地去生活!”
长久以来,医院过度集中,而从事康复、护理和安宁疗护的机构却严重不足的问题。医院平均住院日、提高床位使用率、缓解住院难、合理分流康复患者,本市开始积极探索发展康复医疗体系。
“医院康复医学科,建立二、医院,同时还要加强社区康复医疗能力建设,从这三个层面打造上下联动、相互配合康复医疗服务网络。
”郗淑艳介绍,自去年起,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分期分批推动部分公立医疗机构向康复医疗机构转型,其中二级和一级医疗机构优先参与改革。首批医院、朝阳区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6家医疗机构,今年医院、医院等6家医疗机构开展转型工作。
“如今,作为首批康复转型的医疗机构,医院转型很成功并且增医院。明年本市还要继续再推进三家医疗机构进行康复转型。”
记者了解到,医院都将开设康复医学科。目前市医院进行摸底调查,医院康复医学科的评估标准,希医院尽快完善康复医学科。
同时,本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针对社区医疗机构的康复能力,做了绩效评估标准,并纳入绩效考核中。
郗淑艳透露,为推动公立医疗机构向康复功能转型,市财政为每家转型医疗机构补助万元,专项用于人才培养、设备设施采购和房屋维修改造。
市卫计委还积极协调康复技术水平高、医院,为每家转型医疗医院,建立一对一的帮扶关系。同时,市卫计委建立月例会工作制度,分享各医疗机构转型中遇到的困难和经验,将转型工作列入市政府和市卫生计生委的“折子工程”,每月督导落实情况。
康复医疗服务网络的目标已经制定,那么人才从哪来?
据了解,康复人才培养也将是未来重点推进的内容。到年,本市所有康复治疗师必须持证上岗,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取得康复治疗技术职称;未取得康复治疗技术职称的人员,须取得北京市卫生计生委颁发的《康复治疗师岗位培训合格证》,才能在医疗机构进行执业。
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前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院长励建安认为“转岗培训”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比如心脏科大夫,经过三个月到六个月的培训,可以做心脏康复的工作,除了由临床医师转化成特定专科的康复医师,还有经验丰富的护士,也可以培训转岗。如果他们能转岗成康复治疗师,将是一个巨大的宝贵的财富。
为加强北京市康复治疗师队伍建设,提高康复治疗技术水平,培养康复治疗师骨干队伍,北京市卫生计生委自年起开展康复治疗师转岗培训工作。
日前,北京市第一期康复治疗师转岗培训班在医院举办。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康复护理处杨凯在培训班上指出,根据北京市“十二五”卫生规划,北京市每千人口要达到0.5张康复或者护理床位,但目前全市全部的康复床位不足张。按照万人口算的话,缺口超过八成。另外,引进康复治疗师非常困难,缺口也达八成,所以康复治疗师的转岗培训和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杨凯称,通过转岗培训,使转岗康复治疗师掌握康复治疗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方法,具备初步独立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能力。并以此次康复治疗师转岗培训工作为契机,加强康复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推动部分公立医疗机构向康复转型工作。
北京康复医学会秘书长李广庆指出,北京举办的康复治疗师的转岗培养开了先河,培训班为期6个月,其中,理论课程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全脱产进行,临床实践医院全脱产进行。
据介绍,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组织编写专门教材,对培训学员康复医学基本概念、康复治疗风险管理、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技术等内容进行理论与实践培训。授课老师集中了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医院、医院、北医三院等多家具有康复代表性的专家和学者。
报名参加康复治疗师转岗培训人员须满足以下三项条件:目前在北京市医疗机构执业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具有普通医学院校医学及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已取得其他医疗卫生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资格证书,尚未取得康复治疗技术职称证书。
第一期共计67名学员。李广庆称,培训班的学习任务重、强度大,第一期的学员更应该做出表率,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人员参与转岗。
医院院长平昭表示,通过培训学习学好康复技能,将为更多老百姓提供优质康复服务,也为今后的个人职业成长做好铺垫。
记者了解到,参加此次培训的学员在完成理论和实践学时,经统一考试考核合格者,将获得市卫生计生委颁发《康复治疗师岗位培训合格证》,可在北京市医疗机构从事康复治疗工作。
编辑
小鱼儿
来源
北京日报
文章
刘欢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xlighting.com/ylbz/1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