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医疗模式需要探索,走多了就是路

采访胡大一的地点,是他在和睦家的心脏门诊。我注意到他在和睦家创建了“心脏健康4S俱乐部”,话题很自然地谈到他提出的“心脏4S店”。

胡大一说话喜欢直来直去,也因此发表过不少引发争议的话题。按照惯例,每次采访之后,我会请受访者确认文稿,以免有理解不当或歧义之处。这次访谈文稿完成时,他正在欧洲,我请他的弟子马宝琳帮忙确认文稿,他说“胡老师向来用悲悯之心看病,说话直,就原文发布吧”。

从您之前提出的“双心门诊”到现在的“心脏4S店”模式,是否又进了一步?您为什么大力倡导做“心脏4S店”?

我大力倡导做“心脏4S店”,就是因为这个说法形象。我们的医疗模式是“只卖汽车”而没有售后服务“4S店”,政府听得懂,老百姓听得懂,医生听得懂,想投资医疗的资本也能听得懂,所以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

首先,我们强调要全面关心病患,而不是瞎子摸象,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医院模式就是找专家,看冠心病一个医生,心律失常一个医生,高血压一个医生,甚至看心脏造影一个医生,患者看一个病要挂不同科的号。看病要看的是人,而不是分别看不同的器官。医院拼的是硬件设备而不是管理,这就如同卖汽车没有4S店一样。只有强调管理、关爱、为患者服务,医患关系才可能变好。

第二、医疗属于服务业。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让患者体验到温暖,医院真正应该做的。

第三、要主动。医生要主动,医患要互动,慢病才有希望。我国高血压患者有2.7亿,这么庞大的数字,医院靠专家是没有用的。必须发动群众,让每个患者、每个家庭都知道如何防、怎么管、怎么用药、什么药可以停、什么时候能停,什么药不能停,做到对疾病知根知底,需要有团队来为患者提供服务。

医院就像一个大修厂,每次大修都意味着病人更痛苦、烧更多的钱,修完后身体却一次不如一次,大家怎么可能满意这样的医疗体制?

我为什么倡导大办“心脏4S店”?因为它是一个轻资产,不需要太多床位,不需要CT、核磁,需要软实力,靠管理、服务和关爱来为患者服务。如果没有主动为患者服务的团队,当下那些新科技、新发明、可穿戴设备怎么用?给谁用?

“心脏4S店”的核心是服务。让患者和家庭充分了解疾病,让他们心中有数。每年对身体进行评估,有了小事如何调整,比如血压有波动、血脂有异常,应该怎么调整?真正有复发的苗头,应该找谁?做什么检查?只有医患双方主动、互动,慢病才有希望。

您提出这样一个全面健康管理的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是否遇到过阻碍或困难?为什么在短短三年时间内,会出现了一百多个实施该模式的心脏康复中心?

我们的医生不能只知道药片、手术刀,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都是生活方式不好造成的疾病,医生应该进行生活方式治疗,特殊医疗采用特殊模式,把碎片化医疗变成整体服务体系。

大医院不可能来做这些,就要允许民营资本来做“4S店”,医院可以转型进行慢病管理,医院医院,但前提是,政府要有合理付费机制。现状是钱都投入到了吃药、做支架上,而强调身心治疗的“双心医疗”模式,为国家节省了很多钱,却没有付费机制。

再比如“新农合”政策,政府的投入每年在增加,而农民却没有得到实惠。为什么?“新农合”政策只报销住院费用,不报销门诊,你若想报销就只能住院,住院只吃药还不行,说明病情不够重,必须打点滴,不管什么病都输液,倒让药企挣了一大笔钱。这样何谈预防?!

和睦家也面临同样问题,医保审核时,只能报躯体的疾患,精神心理疾病却不能报销,生活方式治疗更无从谈起。

当前医疗改革为什么这么难?因为很多人对于“医学是什么”,缺乏正确理解!

过去几十年,全国只有六个心脏康复单位,他们都只做运动,认为康复就是运动。我倡导和灌输健康管理理论和“心脏4S店”模式,让大家来复制模仿,短短三年时间,涌现出一百多个心脏康复单位,因为他们了解这是一个轻资产,是软实力,是管理服务方案。

要想让民营资本、医院参与,必须先说清楚有什么好处。首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其次,基层没有更多患者资源,如果再没有更好的服务,患者就都跑到北京了;第三,卫生部的有关政策中,临床路径有康复一项,可以据此立项,随访检查、诊费、心理咨询都有收费标准,完全可以打包做。

在中国,饭店、酒店有服务费,医疗这么高端的服务却没有服务费。医院还好,价格可以自己制定,只要交税就行,医院就特别麻烦。

一些中等收入家庭,父母生病出院了没人管,阜外不管,协和也不管,这一块服务就可以接过来,医疗模式需要大家去探索,走多了就是路。

在现有医疗环境下,如果自身不能盈利,任何模式都不能走得更远。既然政府没有付费机制,您能否具体医院,在收费方面做了哪些尝试?

医院是最先做出来的模式。去年一年,一百多个城市、一千多人参观。虽然是医院,也存在付费机制的问题,但是必须有人率先下水,让别人知道这个模式的价值,才可能解决后续的付费机制问题。如果什么也不做,何谈解决?

现在医院,医院,找到了很好的方法。中医有很多收费项目,扎针、穴位都可以收费,这对康复很有用,所以他们现在做得风生水起。

我们在北京也做了一个试点——北京医院。医院曾是朝阳区最早的医疗机构,医院。当时我们一起讨论到底应该怎么发展?医院一样,买CT、核磁,也做心脏支架、搭桥,医院,医院打肉搏战吗?肯定不行,因为不具备人才优势。

后来决定,既然是体检中心,就做康复、慢病管理,与政府协商,不用给资金,只要挂牌就行,所以改叫“北京医院”,并得到中药管理局的支持。政府承诺,如果康复做的好,医院。

医院升级靠硬件,现在靠软件看服务,政府用政医院医院的发展。医院而言,级别升高意味着可以有合理收费,整个局面就会活起来。

在和睦家,患者出院后被要求强化康复12天,打包2万,包括住院费和一日三餐,指导患者怎么吃健康饭,这解决了不少人的困扰。

实际上,我不希望国家马上出台收费标准,如果出台的标准是半天20元服务费,还不如去开洗脚店,这无异于自杀。所以,必须先做出来模式,才能提出合理理智的价格标准。

我最医院的时候,他们都是苟延残喘,是医院最受冷落的一群人,因为只知道做康复运动。而现在沈阳军总、医院都开始做了,政府也开始







































治疗白癜风得花多少钱
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xlighting.com/hzyl/407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