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及高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01专业介绍

材料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和支柱。新材料是科技发展的先导,是冶金、机械、化工、建筑、信息、能源和航天航空等工业的支撑,是国家重点发展领域。材料的研发和应用能力体现了国家的竞争力。本专业主要研究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及复合材料的内部成分、微观结构、制备加工工艺、功能特性、使用性能及其应用。

本专业已有45年的办学历史,是浙江省重点专业、浙江省“十二五”和“十三五”优势专业,已接受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现场考查。专业所依托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一级学科,列入浙江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和省一流学科(A类)建设计划,ESI国际排名进入全球前1%。

主要课程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测试方法等,涵盖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的基础知识、制备原理和检测方法。

发动机缸体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从米级到原子级)

就业情况

培养的学生专业素养高、实践能力强,深受企事业单位好评,就业率近%,多年位居全校第一;近年来45%以上的学生保送或考取了重点高校或省部共建高校的研究生,名列学校前茅;学生进入世界或国家强企业和长三角知名民营企业工作,毕业生满意度为88.5%。

考生匹配度

材料科学是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理科基础,注重专业素养和实验能力培养。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与大化类招生一致)。具有好奇心、探索精神和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考生适合本专业学习。年学生一次就业率高达96.55%。考取研究生和出国深造比例在全校名列前茅,届毕业生达到52.02%,所读高校为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国(境)外知名院校。就业地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占就业总人数的50%以上,其中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位列前三名,占省内就业人数的60%以上;外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2教授话专业

专业导游: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车声雷教授

Q1: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简单的讲,本专业的研究对象是材料。什么是材料?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物质。“材料世界不仅是人类科技与文化的展现,更是人类的一部分”。本专业主要研究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及复合材料的内部成分、微观结构、制备加工工艺和使用性能及其应用。目前生物材料、信息材料、能源材料、纳米材料、智能材料、极端环境材料及生态环境材料等已逐渐成为材料研究的重要领域。

Q2:本专业有哪些研究方向?

我校材料专业研究方向“秉承历史、对接需求、特色鲜明”,重点围绕传统材料产业升级换代、高新技术材料及与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密切相关的基础材料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与开发工作。

在金属材料及材料防腐技术方面,围绕海洋、石油化工、交通和先进制造等产业需求,在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高性能金属材料、材料表面强化与功能化等重点领域开展研究,为道路、桥梁、港口、电器及机械产业和大型化工装备安全运行等重大基础项目、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针对国家和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面向浙江磁性材料和能源材料产业需求,在磁、电和新能源材料及器件方向,围绕清洁能源开发生产、电子信息、重大装备、精密仪器等产业发展急需,在光电转换材料、先进能源储存材料和高性能磁性材料等重点领域开展研究,为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将建立微纳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方向,开展相关领域的高水平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开展材料设计与计算模拟研究,提升解决产业发展重大关键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为进一步提升材料基础产业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奠定扎实基础。

Q3:主要课程有哪些?

为使本专业毕业生具有宽广的知识和扎实的创新实践能力,设置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环节。

基础课程主要有: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及程序设计、工程制图、机械基础、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及法律、管理学等人文社科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材料科学基础(含相关实验课程)、材料工程基础、材料化学、材料力学、材料物理、现代材料测试技术、材料制备与加工、固体物理等。

专业课:金属材料学、材料电化学、表面工程、金属热处理、磁性材料、先进陶瓷材料、能源材料、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材料加工原理、纳米材料与技术、电子信息材料等。

实践环节:社会实践(含各类科技竞赛和科研助手等)、专业大实验、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Q4: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本专业是一个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以数学、力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为基础,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以及工程学。材料专业的学生大多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又能静得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事情,既强调专业素养也强调动手实践能力。

Q5:本专业就业去向和就业前景(就业率、出国率)?

近年来,本专业的第一志愿报考率和录取平均分逐年提高。一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年的一次就业率高达96.6%。考取研究生和出国深造的比例较高,其中和届毕业生达到52.0%和52.02%。所读高校基本都在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和省部共建高校,以及德州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国外知名院校。

经过四年的系统培养,材料学院毕业生以专业知识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全面,肯吃苦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深受众多研究所、材料研发单位、材料生产企业等相关单位的青睐,用人单位满意度逐年提高。就业地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占就业总人数的50%以上,其中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位列前三名,占省内就业人数的60%以上;外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Q6:本专业的人才在社会进步中发挥哪些作用?

材料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是冶金、机械、化工、建筑、信息、能源和航天航空等工业的支撑。神舟飞船升天,“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入海,这些科技梦想的实现,离不开材料学科人才的贡献。人类社会每一个新时代都是因为一种新材料的出现而促成的。没有钢铁,就没有工业革命,没有单晶硅就没有电脑的小型化,没有光纤就没有信息化时代。材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新材料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7大领域之一。材料在产业链上处于各类产品的上游,新材料的发明和产业化能整体推动下游各个产业的飞跃性发展。

例如,电子产品性能越来越好、体积越来越小,小到可以像手机一样随身携带,可以像谷歌眼镜、苹果手表一样穿带在身上,但是功能又比以往的任何电子设备都要强大,都是得益于新材料的发展,使得电子元器件可以做得更小、性能更高。

新材料行业是新时代的炼金术,全国上市公司有1/5是新材料方面的公司;而全世界有1/4的科学家在从事与材料相关的工作。

Q7:我们的优势在哪里?

历史悠久:本专业从年化工设备防腐蚀专业起步,至年成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至今已经有43年的历史,是浙江省重点专业(年),浙江省“十二五”优势专业(年),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为“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一级学科”,拥有二级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硕士点3个,工程硕士点1个。

人才培养平台强:本专业依托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浙江工业大学进入ESI前1%的四个学科之一,该学科“十三五”期间入选浙江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和省一流学科(A类)建设计划。本校的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校办企业为本专业的学生在基础课程学习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本专业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科研平台、“新材料制备与应用实验教学中心”(材料实验中心)和合作企业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和建设,利用学科平台的硬件条件和高水平学术队伍,通过学科和专业的融合,本专业已逐步发展成为专业结构较合理、省内优势较明显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师资队伍雄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占比达79%,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专任教师占比达53%。科研实力扎实,材料科学学科是我校ESI国际排名进入全球前1%的三个学科之一。本专业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和与企业的“产学研”横向合作及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成果丰厚。每年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前期,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0余项,发表SCI、EI索引学术论文余篇,其中top期刊论文20余篇。每年承担企业委托项目60余项,为同学们学习、深造、拓展未来发展空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人才培养目标清晰: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基本技能的高级研究开发与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比较系统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从事材料领域科技工作的初步能力。能在材料、机械、电子信息、冶金、航空航天等各行业从事材料的生产、质量检验、工艺与设备设计、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以及经营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或成为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研究生的优秀生源。近年来考研深造率近50%,一次就业率约97%。这两方面在全校都名列前茅。

国际交流广:本专业与国外/境外大学与研究所有广泛合作及交流。交流院校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国阿斯顿大学、日本冈山大学、英国邓迪大学、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毕业后学生有到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继续深造学习。

3明星学长面对面——高源

高源,男,汉族,共青团员,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功能材料班本科生。在校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校十佳大学生等荣誉,现已被保送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我原本以为大学,便是学习生涯的终点。实际上,正如同那年的高考语文卷中所写: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来到大学后才发现,这里只是一扇通向无数可能的门,跨进来,才能连接未来。高中拼搏的无数个日日夜夜,把我送进了浙江工业大学,在这里,我选择再一次地提升自己。

学习方面——勤奋刻苦,持之以恒

在学习方面,该生一直坚信“天道酬勤”。因此,在这三年中,该生听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次笔记,认真完成好老师布置的每一次作业。然而,并不是盲目地付出努力就会得到回报的。在三年的学习中,该生渐渐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课堂上跟着老师思路走,与老师积极互动,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课下独立完成作业,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同学、学长学姐以及老师,他们的帮助是你宝贵的财富;同时,敢于提出自己不一样的想法,积极与人探讨,拓宽自己的思路,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三年中,该生一直很庆幸将努力学习坚持了下来,这使他有了不错的收获,例如获得过全国高数竞赛二等奖、浙江省物理创新竞赛二等奖、浙江省高数竞赛三等奖等等学科竞赛奖项。此外,该生大一即通过了四、六级,三学年平均绩点排名学院第二。

科研工作——留心生活,创新实践

在科学研究方面,该生是一名喜欢创新实践的人,也敢于接受各种挑战的人,创新源于他对生活细节的思考,实践源于他对知识的快速接纳和掌握。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该生发现身边总存在手机因各种原因而丢失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申请了“以磁性材料为载体的防丢报警器”项目,其设想是利用简单且易于应用的集成电路设备,通过蓝牙双向通信,实现距离感应报警提醒功能,保证手机安全,并获国家级立项(获得一万元资助金额)。尽管涉及到电子相关的知识,但是在相关专业同学的帮助下,该生也能做到快速学习并完成其中一些步骤,例如利用AltiumDesigner对电路板进行绘制。同时,该生凭借此项目获校“运河杯”课外科技竞赛一等奖,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手机用蓝牙双向交互距离感应报警提醒装置”已获授权。

在上述经历中,该生积累了经验,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和动手实践能力,这对该生以后的科研道路的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学生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踏实

在工作中,该生从大一进来就积极参与学生工作。

大一学年该生担任了学院志愿者协会干事长一职,随后在大二学年担任了学院志愿者协会会长一职。该生曾参与学院级、级新生迎新工作以及校内外各项志愿者活动,总计志愿服务时间达多个小时。同时,也为学院拓展了6个新的志愿者共建基地,现在每个工作日,都会有他们协会组织的志愿者,出现在杭城的街头巷尾。在该生的带领下,材料志协获得了-年度志愿者协会优秀分会。

大三学年该生担任了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参与了学院里第一届团学代表大会以及腐蚀防护专业校友返校活动的策划与举办工作,使得自己不管是组织能力还是交流沟通能力都有了提升,更重要的是让他在讲台上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大家面前发言也更加淡定从容。

社会责任——乐于奉献,收获满足

身为终究会踏入社会的一份子,该生积极承担着相关的社会责任,







































南宁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的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xlighting.com/hzyl/360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