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医疗出路何在
▲本文由《健康中国观察》杂志原创,转载须获得授权。
“看病难、挂号难”这个问题在近些年已经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如何让普通患者不用排队挂医院的医疗资源,如何构建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如何让患医院的信任感,如何能够让海外的医疗资源在国内就能享受到?这些问题也是迫在眉睫。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中明确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的条件和要求,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各类医疗机构,特别是大型国际医疗集团;年5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的出台,明确指出鼓励社会资本提供以体检和疾病治疗为主的国际先进医疗服务,表明国家支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发展高端医疗。
发展高端医疗不仅可以引进国外先进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有助于推进分级诊疗,让旅游群体不用海外就医、在国内享受同等高端医疗就医服务,更医院医疗资源紧张、挂号难的问题,为医院实现患者分流。国外的高端医疗发展历史悠久,自始至终均强调将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作为推进高端医疗服务发展的前提。我国高端医疗发展近些年起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高端医疗发展步履艰难,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瓶颈。
瓶颈一:投入成本高,准入门槛高国内高端医疗近些年开始风生水起,加上政府出台文件鼓励支持引发各方热议,新一轮投资开始进入高端医疗。但是,对于进军高端医疗行业的社会资本而言,行动迟迟慢于口号。
高端医疗成本高
“我国高端医疗设备80%以上依赖进口,核心技术、材料或核心部件多数被国外公司垄断。”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原副会长吴明江透露,即使是国内生产组装,也要进口核心部件或材料。由于核心技术受限于国外,所以生产高端医疗设备时成本很高,发展高端医疗需要使用大型医疗设备,高额的设备费无形之中增加了有意投身于高端医疗的企业。
对想发展高端医疗的个人或者企业而言,作为发展高端医疗的必需品,高端医疗设备始终是一道绕不过去的槛。除基础设备之外,还面临着各种土地购置、内部装修、人员聘用等开销,方方面面对从事高端医疗的个人或企业的资金要求都很高。同时业内人士认为,医院面对的受众有限,医院的国际部、特需医院的竞争,并且后者更受患者认可,加之医生多点执医仍未完全放开,导致其难以达到理想中的盈利效果。
“另外,医院的投资水很深,普遍的前期投资时间都在4-5年左右,越是高端,医院建设的时间就越长。医院,一家也要投入两个亿左右,六到八年才能收回成本。所以这是一个投资回报周期很长的行业。”在谈高端医疗产业发展前景和经验时,香港某医疗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总裁林玉明坦言。
医院成本高、亏损大
相对于医院,医院更是投入巨资。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某医院拥有床位张,投资80亿元;成都某医院拥有床位张,投资50亿元;青岛某医院拥有床位张,投资20亿元。而上海的百亿资金的国际医学中心的运营更是不堪负重,年5月开业、总投资上百亿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配套堪比五星级酒店,并且与上海超过8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但该院开业一年多来,病床入住率仅一成左右,每年运营成本却超亿元,生存艰难。事实上,多数大型医院项目目前处于严重亏损甚至三年不到就关门的状态。
▲图为明德医院
相比于综合型国际医疗中心,我国社会资本目前主要投资在门槛较低、成本相对较低的眼科、牙科和体检领域,妇产科和儿科也由于近年来需求的增长逐渐兴起,然而,对于老百姓经常就诊的专科却鲜见高端医院的身影。
瓶颈二:供给不平衡,遭遇“病人荒”“目前,越来越多的高端医疗服务机构涌现,患者自付仍然是高端医疗服务支付的主要方式。”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杨燕绥认为,对于患者而言,医院其自身基本医疗保险承担部分费用,其余费用都是自费。很多患者自费的前提是在自身经济条件允许之下,如果出现过度医疗现象,那么将无力承担。
需求缺口小
相比于普通医疗,高额的医疗费用和过度医疗的问题让很多中下阶层对高端医疗止步不前,而收入相对较高的中产阶层和富人阶层则选择海外就医。
“1%的概率对有些人来说,可能跟中大彩差不多,但对于我来说,却代表着生存的希望,这就是我选择出国的原因。”年夏天,杨进在日本待了一个多月,其间,医院20多万元人民币进行质子治疗。为了能够让自己尽快恢复,考虑到国内医疗技术和国外存在一定差距,杨进愿意支付高额费用,选择去日本治疗。“虽然医疗费用比国内高,但其医疗服务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医疗技术高、医疗设备先进、责任意识强、医疗服务规范、医疗环境和配套设施完善、临床治疗药物先进、很多国外已经上市的高端药品在我国并没有被批准上市,只有到日本才有机会使用部分高端药品。”杨进说到。
高端医疗的错位矛盾
今年1月份,国家癌症中心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发布的年报显示,中国癌症病人的5年生存率仅为25%左右。而美国肿瘤协会的最新统计则显示,美国癌症病人在3至9年的5年生存率达到68%。受限于国内高端医疗技术,患有重度疾病者更倾向于选择国外就医。据不完全统计,至年间,海外就医的中国重症患者从数十人增长到约0人,年均增长率达%。高质量的新药也是海外就医的重要原因之一。
普通患者进不去,重病患者不愿进。大多数高端医疗机构能提供更多的是硬件设施和较好的服务,但是在高端医疗技术和医生治疗诊断方面较少,这使得患者不得不选择出国就医。医疗提供的服务与患者的需求存在错位,让医疗资源无法实现最大化,导致供给不平衡。
瓶颈三:高端医疗很难“高”很多大众潜意识里认为高端医疗仅仅是收费高,这是片面的,高端医疗享受不仅是医疗技术的高端,更多地是医疗服务、人文关怀、全身心全方位的诊断治疗等。早在年,就有调查报告显示:仅有21%的消费者对国内医疗体系满意。最新的《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更指出:86%的精英人士对现有医疗服务表示不满,而费用却不是首要关心问题。
医疗费用过于高昂
“除了人数快速增长,就医人群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早几年选择出国看病的多为企业家等高净值人群,大多为癌症晚期。现在患者情况更加多元,许多中产之家也在寻求国外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很多在癌症早期或中期就有了出国看病的打算。”业内人士表示。
而根据瑞信《年全球财富报告》定义的中产阶级标准,基于年中期的价格标准,拥有财富在33万人民币到万人民币的成年人可以被视作中产阶级。根据该标准,中国的中产阶级人群在1.09亿。虽然中国的中产阶级数量如此之多,但是成熟医疗保险产品的缺乏会导致很多中产用户尽管认可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服务理念,但还是会被高昂的价格挡在门外。医院可以接入医保,又可以覆盖病人多少费用?中产阶级是否能够承受得医院来说至关重要。
国内高端医疗仍有待提高
相比于国外的高端医疗,国内某医疗行业代表表示:海外就医的兴起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外医疗服务之间存在差距,这种差距不单单是美国有最新的特效药,更包括严谨、系统的服务流程和许多细节”。国内某医疗行业代表透漏,除了医生能力、服务等方面的因素外,医院会根据患者整体情况,综合。高端医疗更侧重优质医疗,高端医疗不仅具有高端医疗技术、高端服务、收费高的特点,更多的提供国际化的先进仪器,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
相比而言,国内却缺乏经验丰富、拥有雄厚医科背景的医护人员,高精尖医疗设备缺乏,优质医疗护理服务不足,管理机制远远落后,就医费用高,更重要的差距在于医疗服务流程。仍以癌症患者为例,癌症的诊断、治疗,涉及肿瘤科、外科、放疗科等多个学科,在中国,患者往往得自己“一个科室一个科室去挂号”,“先找到肿瘤科医生,医生告诉你一个方案,再找到外科医生,医生又给一个方案”,“不同科室的医生很少主动坐在一起商量,而是靠患者在不同的医生间传话,自己考虑到底哪个方案好”。
瓶颈四:高端医疗费用能否进医保“我国现在基本个人花费占医疗支出的近30%,老百姓的医疗支出还是很多。”全国政协委员常兆华表示,普通患者就医时可以有基本医疗保险承担,遇到重大疾病症状时,超出自身支付能力范围之外时常无法承担,让普通患者望而却步的是高额就医费用。
进医保为重中之重
相比之下如果病人可以使用医保账户,医院一样医保结算的问题。从药品、检查等各个项目,价格都将受到一定限制,医院相差不会太大。对医院来说如此的收费模式很难收回成本,考虑到高端医疗的发展,是否纳入医保很关键。
目前国内高端医疗机构还未开通医保报销,对于入住机构患者而言,自身除基本医疗保险之外,其余费用仍需自己报销。医院副院长雷光华介绍,国际医疗部属医院的二级业务机构,采取自主定价的方式,遵循用者自付的原则,不能使用国家推行的几大医保,但能与商业保险对接。
难题依然重重
在谈到医保的覆盖范围,以及未来高端医疗发展时,全国政协委员傅育宁说到,尽管现在医保的普及范围、覆盖范围越来越大,但是覆盖面大和覆盖力度并不相同。我们不提供医疗健康的高端服务,中产阶级就会去外面看病。如果我们不满足高质量的服务,不满足人民对高质量的追求,有些人就会到海外去。”
如果未来让高端医疗成为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前提,让普通患者享受高端医疗,那么医保控费是否执行需要深入研究。
排版|邱泳镜
责任编辑|王萌杰
来源|《健康中国观察》杂志
配图/封面|网络
往期更加精彩●千呼万唤终于来了!首届“中国医师节”
●含致癌物!这种降压药原料药被召回了!
●喜讯
抑制肿瘤转移复发有望实现!
●这些谣言正在暴露你的健康素养……
●吃药也得讲究姿势?这些常用药服用方法大不同!
观察君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xlighting.com/hzyl/3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