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疗机构全面设置老年人绿色通道

治疗白癜风的知名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815.html

近日,《北京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方案(年-年)》出台。根据方案,北京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健康“守门人”作用,依托家庭医生提供居家健康咨询服务,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指导和管理,医疗机构全面设置老年人“绿色通道”。

资料图。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增加普惠型养老服务供给

本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达到.9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19.6%。

根据方案,本市将探索基层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新模式,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设施利用率;聚焦康复、护理等刚性需求,增加医疗养老服务供给,提高护理型床位比重;充分考虑老年人实际支付能力,通过政策集成等方式,引导社会增加普惠型养老服务供给。

针对目前存在的部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效率不理想、养老服务供需对接不畅等问题,方案提出要推动基层养老服务机构一体化资源整合模式,提升基层养老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目前,市民政局正在研究建立街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其中燕山地区率先开展了“燕山养老模式”探索,配备养老顾问、服务专员,负责整合区域养老服务资源,涉及餐饮、家政、物业、理发等领域服务商和服务个体,组建区域养老联合体。

适时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在照顾老年人方面,北京将有更多改革举措。

记者获悉,本市将有三类制度迎来创新突破:不断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体系、标准体系、服务体系和管理运行机制,适时在全市推行符合市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深化改革医疗保障制度;支持探索以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敬老院)为主体、统筹区域内社区养老驿站布局的一体化资源整合模式,创新基层养老服务统筹制度。

“北京将结合生育政策调整,不断深化养老、健康、托育等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建立健全养老育幼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应对人口老龄化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服务供给多元化的新格局。”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方案提出要将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理念贯穿到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建成一批示范性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

鼓励用人单位提供“托儿所”

应对老龄化问题,一方面需提升养老服务,另一方面需努力为年轻父母减轻养育孩子的压力。

为此,北京将重点补充三类设施: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发展,加强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有效供给,比如恢复设立“托儿所”;加快推进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建设,严格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设施相关政策,推动培训疗养机构等闲置资源转型,着力补充空白区域养老服务设施;编制实施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行动计划,加强区域卫生设施规划统筹,医院、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等机构建设需求,着力补充一批健康医疗设施。

记者注意到,方案提出要建立健全支持生育的配套政策措施,增加普惠托育服务有效供给,建设一批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今年,市卫生健康委开展了示范性托育机构创建工作,评选出第一批“北京市托育服务示范单位”45家,将积极引导示范托育机构发挥作用。

今后5年,本市将全面推进健康北京建设,依托家庭医生提供居家健康咨询服务,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强化公办养老机构服务保障,大力发展社会办养老机构,促进郊区养老服务提质升级;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指导和管理,医疗机构全面设置老年人“绿色通道”,提高养老机构对高龄及失能失智残障老人的照护能力。

(原标题:北京应对人口老医院都要设老人“绿色通道”)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曹政

流程编辑:u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xlighting.com/ylzc/91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