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一口价打包付费红花岗区医保

少了看病项目,减了看病费用,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在遵义市红花岗区,为医保费用设置“天花板”,所有费用“一口价”包干的场景正在逐步变为现实。这些天里,医院的DIP支付方式建设工作专班很忙碌,每天都要去到各个临床科室开展DIP支付方式培训。“医院的神经诊疗中心和疼痛科,今天还要继续联系新的科室,收集大家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的意见建议,督促医务人员规范诊疗服务行为。”医院医保办主任江淞说。年11月,遵义市成为全国首批DIP支付方式改革国家试点城市之一,次年10月,医院作为DIP示范点,率先迈入了全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进程当中。所谓的DIP支付,即按病种分值付费,是利用大数据将疾病按照“疾病诊断+治疗方式”组合作为付费单位,医保部门根据每年应支付的医保基金总额确定每个病种付费标准的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好处如何体现?“过去,按项目付费是医保结算主流模式,诊治过程中用到的所有药品、服务项目、耗材等都是用多少结算多少,容易出现‘大项目’‘大检查’等过度医疗现象。”江淞解释说,而DIP支付方式则是“一口价”“打包”付费,总体按照“总额控制、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付制基本原则,无论医疗过程简易还是复杂,费用都不会改变。DIP支付的出现,将倒逼医疗机构深化内部控制建设,医院一味以开药、开检查,抢占病人、创造营收的现象将难以为继。据江淞介绍,年10医院启动DIP支付实际付费以来,医院通过多举措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并取得不错成果。在观念转变方面,医院专门成立了DIP支付方式改革领导小组和DIP支付方式示范点建设工作专班,全面深度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强化全院职工对病案首页规范填写、医保结算清单、临床诊疗规范、病种成本控制及医保政策的理解应用,职工诊疗观念逐步转变,实现被动控费变主动控费。在高效管理方面,医院全面强化信息化建设,开发完善院内DIP管理系统、病案质控管理系统等,筛选出个病种作为优势病种并通过病种诊疗路径的成本核算,制定了规范的路径表单,进一步强化医疗技术核心竞争力,推动“粗放型诊疗”向“精细化诊疗”转变,患者住院次均费用、平均住院日、药占比等各项监测得到明显改善。为大力推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红花岗医院、深溪镇卫生院、金鼎山镇卫生院3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开展DIP示范点建设工作,试点医疗机构也由9家扩展到40家,目前均已进入实际付费阶段,将有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所释放的红利。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钱诚通讯员陈淑兰编辑黄霞编审陈富强唐正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xlighting.com/ylzc/87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