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卫综合监管数字化,覆盖全市14万个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姜泓冰
作为“第五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之一,上海大力实施“公共卫生综合监管能力提升”项目,依托数字化转型,通过健全监管体系、培训体系和质控体系,实现了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监管能力,对违法违规风险的研判预警能力,卫生监督员的综合执法能力,公共卫生监督技术服务的支撑能力“四提升”。
卫生健康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
近年来,上海市卫生监督领域不断拓展,监管对象达十万余家单位和百万余名从业人员。卫生监督工作量大面广、环节繁多、内容复杂,全市17家卫生监督机构共有卫生监督员仅千余名,难免捉襟见肘。许多公共卫生问题发生具有瞬时性和偶然性,仅个案处罚不足以有效提升公共卫生整体水平。提升卫生监督部门的综合监管能力势在必行。
记者获悉,上海将“一网统管”理念引入卫生监督领域,全面归集各类涉及项目监管对象的数据,整合利用和智能分析各类监管对象的基本信息、行为信息和监管信息。在生活饮用水管理上,全面归集了覆盖全市14万个水箱的清洗消毒、水质卫生指标数据;在医疗废物收集上,基本实现一级以上医疗机构院内医疗废物收集的全流程追溯系统。目前,智慧卫监工程(一期)系统已归集万条数据,从其他部门收集整理数据.8万条。
上海市卫生监督可视化监管指挥平台总屏
上海建立了全市统一的卫生监督可视化监管指挥平台,联通监督员手持的移动执法终端和执法记录仪,可实现指挥中心对执法场景信息状况的即时调取,形成执法现场与指挥中心的协同联动,还可动态展示各区卫生监督部门甚至每名卫生监督员的执法效能。
依托远程监控、在线监测、AI识别和风险预警等新技术,该项目初步建设了20个监管场景,形成日常监管的风险触发机制,并已成功运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督导和进博会保障。在和年进博会,项目将直饮水、空气等与场馆卫生监督保障有关的在线监测数据进行整合和接入,大屏实时反应各风险点位监测情况,查看现场巡查和检测情况,第一时间识别风险,并开展排摸和处置。
卫生监督员开展质控检测。图片均由上海市卫健委提供
上海还打造了分级分类多层次的卫生监督员培训体系,目前已开展了21名省级首席监督员后备人才、名区级首席监督员、人次的监督员轮训。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合作,建成国内首个卫生监督VR虚拟模拟培训实验室,初步设置了4组区域化专业实践基地。
上海还新增了89项卫生监督检测服务能力储备项目,达到项,覆盖了国家标准内法定检测项目的95%。编撰超20万字的《公共场所卫生检测与评价》、近10万字《上海市生活饮用水和涉水产品卫生监督技术服务》教材,制作长达分钟的慕课课程,形成了长效的培训课程体系,推动了上海市公共卫生检测检验市场规范运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xlighting.com/ylbz/8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