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运营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医院作为重要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临床数据、医疗费用数据等,是医疗大数据的天然原产地。医疗大数据具有重要的健康、经济和科研价值,是医院建设发展的宝贵资源,医院应加快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充分整合、发挥医疗大数据的价值,医院的高质量健康发展。一、大数据与医疗信息化(一)内涵大数据是指无法用传统软件工具进行捕捉、分析及处理的海量、高增长率、多样化的数据集合。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为包括临床医学在内的各行各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通过对医疗大数据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极大地推进医疗信息化的进程,促进医疗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医疗大数据几乎涵盖了与医疗系统相关的所有数据,如医生下达的医嘱、手术护理记录、患者用药记录、医疗费用数据。医院在行政后勤管理、医疗设备使用中产生的数据等也都属于医疗大数据的范畴。医疗大数据的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在临床诊疗、基因测序、医疗收费、预约监控等各领域工作中都需要用到医疗大数据。(二)优势在医疗信息化环境下,医院可以使用计算机开具处方、记录病史,患者的各项医疗检查结果及医疗缴费数据等医院信息系统中。医院统计、管理的同时,也给患者查阅相关信息提供了巨大便利。与此同时,医疗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还使得远程医疗和精准医疗成为了可能。医院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后,可以更好地开发医疗大数据的价值,提高医疗服务技术与水平,加快医疗业务的处理效率,医院注入强大动力。此外,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医疗质量也存在很大差异,而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可以共享医疗经验和成果,一医院也可以借助医院提供医疗技术指导,从而带动医疗质量的整体提高,缩小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差距,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二、医院运营信息化平台的实现(一)设计原则一是可视化原则。可视化是指将抽象的数据信息转换为具体直观的表现形式,是一种高效、便捷的大数据使用方式。利用图表等可视化方式展示数据详情,能够直观地体现数据之间的复杂联系,帮助数据使用者理解、洞察数据的使用价值。医院信息化平台的使用人员包括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医务人员等,为方便各级人员理解和使用相关数据,在设计信息化平台时要适当提高数据的可视化程度,尽可能地将各项业务、财务数据通过图表等可视化方式展示出来,医院信息化平台的积极作用。二是关联化原则。医院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业务、财务部门之间的工作存在密切联系,与之相关的信息数据也具有明显的逻辑性和关联性。因此,对医院信息化平台的设计要体现数据之间的关联性,使得数据使用人员无需进行跨平台的查找就可以通过当前的某项财务(业务)数据层层链接到与之相关的其他业务(财务)信息,在更加全面、深刻认识数据的同时,医院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发展。(二)医院运营信息化平台的设计要重点考虑院领导、科主任两类管理人员的使用需求,分别设置领导决策支持平台和科室决策分析平台两大平台,通过去规模化、数据对标等技术手段,将财务业务数据进行一体化整合,充分开发数据使用价值,在医院经营过程中发挥风险预警和决策指导作用。领导决策支持平台:领导决策支持平医院医院运营相关的数据指标,帮医院及各科室运营的基本情况,为制定经营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该决策支持平台由三大模块组成:一是基础信息模块,主要包括平均在院职工数、平均开放床位、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手术量、病床使用率、药占比、“4+7”医院运营的基本信息;二是绩效指标模块,主要包括收支结余、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人员经费支出占比三个国家重点监测指标和资产负债率、医院边际贡献率、百元医疗收入消耗卫生材料三个地方监测指标;三是科室地图模块,主要包括科室成本、科室收入、科室结余等内容,该模块根据科医院地图,并在地图旁添加科室标签,通过动态方式反映各个科室的收益变化。数据使用人员只需点击科室名称便可链接到科室运营分析界面,详细了解科室的人力资源、耗材使用、资产明细等信息。科室决策分析平台:较之领导决策支持平台,科室决策分析平台的
上一篇文章: 颜值时代万亿医疗美容行业,未来产业链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xlighting.com/ylbz/7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