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让百姓享受高质

“十三五”期间,碧江区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公共卫生服务持续完善、健康扶贫工作稳步推进,多措并举为群众撑起“健康伞”。

川硐街道尖岩村村民李建友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多年,以往控制血压和血糖让他非常头疼,在签约家庭医生后,医生给他制定了治疗方案,着重从生活饮食方面进行干预,现在他的病情非常平稳。

据悉,碧江区按照网格化分片、统一管理的服务模式和自愿就近原则,实施“一对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确保管理精准到人、精准到病。全区共组建70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为全区群众送医送健康到家到户,有效解决贫困户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全区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率达%。

走进川硐中心卫生院,干净整洁的大厅,格局分明的区域划分,完善的医疗设备,给患者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就诊环境。川硐中心卫生院距离城区6公里,服务群众10万多人,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公共卫生及健康扶贫为医院。近年来,这所乡镇卫生院通过不断发展,医院的硬件建设还是医疗水平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同时让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在家门口得到了解决。

“医院设备这些也比较齐全了,医疗技术这些也提升了不少,所以一般看病都愿意到这里来,不用排很久的队,也比较方便。”住院患者杨朝霞说道。

据碧江区川硐中心卫生院院长姚明祥介绍,川硐卫生院这医院、医院医院的帮扶,以及该卫生院还医院医院学习,聘请专家培养学科带头人,开通远程会诊等方式,医院的诊断能力、服务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

为了让群众看病没有后顾之忧,碧江区还对建档立卡患者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住院期间,患者不需要缴纳住院押金,只需要在出院时按照相应的医保报销比例支付个人承担的自付费用即可。

碧江区立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健康服务需求,按照全市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医疗卫生配套服务总体规划要求,新建了打角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理、响塘龙、白岩溪、正光社区卫生服务站和矮屯安置点卫生室等,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病,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碧江区打角冲社区居民高开人说:“我们搬迁过来后,看病就在家门口,十分方便。太感谢国家的这些好政策了!”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碧江区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筑牢区、乡、村三级防控网,医院2家,政府办15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标准以上。完成全区68个村级卫生室达标建设,配备村医名,全面落实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政策范围内全部落实“先诊疗后付费”等政等,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保率达百分之百。卫生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显著,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得到蓬勃发展。(碧江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张欣曾珍曾江)

主编:廖凯副主编:陶燕编辑:龙春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xlighting.com/ylbz/69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