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听听院士专家们怎么
“极光计划”旨在帮助提升县级医疗机构管理及医疗能力建设,推动试点省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作者
栋梁
来源
医学界智库
医院管理研究所实施的、自年10月启动的“医院管理及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激光计划)”,2月28日在北京举行了年启动会,并自今年起,项目名称正式更名为“全国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
“极光计划”旨在帮助提升县级医疗机构管理及医疗能力建设,推动试点省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年项目在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安徽、四川、重庆首批7个试点省市,医院管理人员人次,为医院医生授课培训,安排了名专家到医院指导临床,并选派了医院骨干医师进修。
年,“极光计划”除了在原有7个试点省市继续开展工作外,还将扩展到中西部地区省其它的15个省,对这22省的县乡村医疗机构综合诊疗能力进行帮扶提升。今年各专科学会还将继续全力支持项目开展,并在已覆盖的成人呼吸、儿童呼吸、心血管代谢及消化专业学科基础上,新增肿瘤、内分泌代谢及药学相关专业培训。
樊代明院士、王辰院士、宁光院士、心血管专家霍勇教授、儿科学专家申昆玲教授、肿瘤医学专家吴一龙教授、药学专家史录文教授将作为“极光计划”各专业领域专家组组长,与各省专业学科带头人一起,推动县域医疗机构的学术与临床诊疗能力发展。
樊代明:应该把整合医学思想传下去
樊代明院士表示,极光计划尽医院全部问题都能解决掉,但至少能解决一部分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身为专家组成员,在为县域医生培训的时候,应该传递什么样的医学知识?樊代明院士表示,如果传递最新的技术和理念,县医院可能听不懂,医院更听不懂,即使听懂了可能也用不上,因此要把整合医学的思想传给他们。
为什么要推整合医学?樊代明院士解释,美国的医学最先进,但在春节的时候美国有个新闻,医院的死亡占第三位,达9.5%,即每10个死亡医院治死的,而中国恐怕比这个还要高,所以这个事情不能不解决。
现在医疗分科越来越细,每个医生只负责自己的专业范围,樊代明教授引用了剑桥大学一位医学教授的话: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活的这么长,也从来没有像现在活的这么健康,但医学受到的质疑从没有如此激烈。樊代明院士认为这是因为人需要活的更好、更健康,但医学走到了瓶颈状态,因此一定要有理念的改变。
樊代明院士表示,整合医学不是一个医学体系,是一种认识论、一种方法学,通过它可以越来越形成更好的医学指示体系,虽然做起来很难,但现在全国已经成立了三个整合医学学会。
霍勇:县医院再不发展国家会出现很大健康危机
对于“极光计划”纳入的学科,比如心血管、呼吸、肿瘤、消化、内分泌,霍勇教授表示,这些学科几乎在我们国家慢病死因里接近90%,因此把这几个学科整合在一起,医院帮扶起来非常重要。
目前中国的现状医院医院水平还高,但霍勇教授认为,客观讲地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发展模式。现在从心脑血管疾病的状况看,农村已经高于城市,所以如果体制再不调整,县医院再得不到发展,国家会出现很大的健康危机。
年是极光计划继续的一年,这一年中的工作,在心血管方面,霍勇教授认为有三个方面需要更加重视。第一,专业学科发展推动方面起点要高,但不是盲目的高,县医院的学科发展不仅是今天,更重要的是能想到未来,如何以相对高的起点进行整个学科或临床医学的设计,就涉及到整合医学概念。医院对固定人群真正体现出高起点的学科,心肌梗死、高血压、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强调“两防一救”:防脑卒中、防冠心病、救心肌梗死。“我个人认为这是重点,医院发展要上升到这个起点上,再去做一些事情时会更加容易推动以后的发展。”
第二,如何建成一个全程学科建设模式。医院是以治疗疾病为主要职能的医疗机构,对于医院更应该体现出在医改深化过程中强调的以医疗机构为主体进行全程的医疗干预。换句话说,应该从预防、急救、院内治疗和康复、二级预防的医疗链入手,现在大部分医疗机构还仅仅局限在做了多少台手术,等着病人来看病,以等为主,而不是真正的推动医疗体制的全程关爱。
以心血管专业来说,霍勇教授表示就应该考虑做预防,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到病人的危险分层,对高风险病人或病人有了危险情况如何进行急救,包括胸痛中心院前到院中的衔接,院内治疗的规范化等,病人出院后如何康复,使病人院前、院中、院后形成一条链,霍勇教书认为医院更有条件做到。
第三,重实效。在医院帮扶中,要考虑规范化,而且只有医院需要的,去帮助它才有效。作为心血管医生,霍勇教授体会心血管专科有很多东西未必一定要到医院推动,有些工作一定要考虑它的适宜性,尤其是一些技术疾医院的适应性。
吴一龙教授:做到医疗同质化极光计划才能落到实处
今年是肿瘤学科第一次被列入极光计划,吴一龙教授作为肿瘤项目的一位负责人,他表示肿瘤有自己独特的方面,除了发病越来越多,而且常见的几个肿瘤,像肺癌、结直肠癌、胃癌,每个病的治疗费用已经超过了我们国家目前一个家庭的整年支出,疾病负担非常重,因此落实极光计划,要引起新的思考。
吴一龙教授提出必须要考虑每个诊断和治疗措施在中国有什么样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我们存在很大的地域差异,东西方不同、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也不同;第二,药物和治疗的可及性问题,中国跟世界比治疗可及性是不同的,国内地域不同可及性也不同,比如很好的靶向药物在基层就拿不到;第三,肿瘤的治疗价值在哪里。比如一个新的治疗方法让肿瘤病人延长了一个月的存活时间是否有价值?还必须考虑到病人生存质量,要考虑到每个家庭的支付承受能力,这些都统称为肿瘤治疗的价值。
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制定了一个新指南,这个指南就兼顾了地域差别、药物可及性和治疗价值等,指南里对治疗分为基本策略和可选策略,基本策略就医院都能做到,因此年肿瘤学科的工作重点就是要把这个基本的诊疗规范策略推广到医院,并利用基本策略带动医院医疗同质性,只有做到同质,极光计划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申昆玲教授:解决儿科问题要从基层做起
申昆玲教授表示,反应一个国家健康指标有四个:婴儿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和人均期望寿命,其中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国家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两个指标都在儿科,所以儿童健康强,中国才能强。
但我们国家现在儿科资源非常匮乏,全国儿科医生比例与国外相差10倍,但我国0—18岁人口高达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2.5%。申昆玲教授曾做够全国调查,儿科医院,医院,医院几乎没有儿科医生,放开二胎后,儿科压力也越来越大。
要解决儿科的问题,申昆玲教授表示最重要的还是要从基层做起,而县域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提升就是强基层。通过极光计划,申昆玲教书在基层最突出的感受就是,她们非常受基层医生的欢迎,而且基层医生对儿科知识和儿科临床能力提高的渴望让她们很感动。
申昆玲教授提到她们编写的一本针对儿科常见病的指南,在县域医疗服务提升时她们特别注重这个指南的推广,她表示如果乡镇卫生院或乡村医生在诊疗疾病时用到统一的指南,医疗水平的差距就会明显缩小。此外,她医院医生,医院医生再继续培养社区医生或诊所医生,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对于中国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申昆玲教授注意到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即边远地区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而且差距非常大,所以,申昆玲教授认为,要降低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最关键的就是降低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婴儿死亡率和5岁一下儿童死亡率,这正是极光计划要做的事情。
想和界医院管理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请投至yxjzhiku
.沈阳白癜风医院白癜风专家有哪些转载请注明:http://www.hcxlighting.com/ylbz/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