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亿供应链金融市场,医疗将是重点争抢

纵观各行业的商业生态环境,常常是数家中小型企业围绕一家核心企业在做业务,核心企业拥有强势的市场支配地位,并凭借该支配地位在资金流上对中小企业施压,给中小企业带来不小的资金压力。

在金融服务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偏好给偿还能力强、征信记录完善的大企业提供借贷服务。而中小企业由于征信记录不完善,风控模型缺失等问题,往往拿不到贷款,资金压力无处消解。

但是,随着商业竞争日趋成熟,金融机构对大型企业的偏好也逐渐显示出弊端。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市场竞争已不仅仅是核心企业一家之事,围绕核心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抱团,才能形成更强的竞争力。这时,针对核心企业之外的中小企业开展金融服务就尤为重要,能够让供应链更加健康高效运转,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

在“互联网+”时代,供应链金融又有了新的发展,借助互联网技术,为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提供交易平台和解决方案,能够有效提高供应链金融效率。大数据征信、普惠金融等创新引入出现之后,供应链金融逐渐显出新的发展局面。

而在医疗领域,供应链金融服务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上市公司华业资本、互联网公司飞医网、医加医、医链及一批B2B医药电商公司纷纷涉足医疗供应链金融,提供了多样化的医疗供应链金融服务等。

动脉网对医疗供应链金融服务市场进行了扫描,希望厘清哪些公司在从事此类业务,具体业务流程如何,发展遇到了哪些瓶颈,未来发展趋势如何等问题。

内文按以下框架撰写,全文约字,阅读大约需要15分钟。

Part1

1.什么是供应链金融

2.国内外供应链金融发展历程

3.国内供应链金融市场现状

Part2

1.医疗供应链金融市场现状

2.医疗供应链金融痛点及发展趋势

什么是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通俗解释就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把核心企业(在产业链中占据话语权的大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

一般来说,一个特定商品的供应链从原材料采购,到制成中间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

在这个供应链中,竞争力较强、规模较大的核心企业因其强势地位,往往在交货、价格、账期等贸易条件方面对上下游配套企业要求苛刻,从而给这些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而上下游配套企业恰恰大多是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融资,结果最后造成资金链十分紧张,整个供应链出现失衡。

“供应链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

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按角色划分,供应链金融当中有金融机构、核心企业、中小企业、支持企业几类角色,各有不同的功能。

金融机构的作用是,找到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并以其为基础,设计供应链金融模式,并提供资金支持。支持企业主要提供资源对接、资料核查、信用背书等服务。

从融资模式看,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主要包括应收账款融资、预付类、存货类三种类型。

应收账款融资是指在供应链核心企业承诺支付的前提下,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型企业可用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的一种融资模式。应收账款融资能够解决中小企业短期资金需求,有利于供应链高效运作。

预付类又称为保兑仓融资。针对的是核心供应商+多家下游购货商供应链模型,在此结构中,下游购货商在支付货款之后往往不能拿到现货,但他已经拥有了货物的货权。此类企业有融资需求时,以未来的货权作为抵押,向金融机构借贷;同时,核心供应商将仓单抵押给金融机构,并承诺在下游购货商无法支付货款时对货物进行回购,降低金融机构债务违约风险。

存货类融资针对的是没有应收账款和其他企业信用担保的企业,当其有融资需求时,以存货作为质押,经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评估证明后,向金融机构进行借贷。

在具体的操作中,以上几类融资模式又可以综合应用,组合成涉及供应链中多个企业的综合性融资方案。比如,在存货类融资模型当中,可以有选择地加入应付账款融资,分散单一融资模式的风险。

概括来说,供应链金融的特点就是从单一企业服务转为从供应链整体考量,上下游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通过相互之间的担保和授信来解决融资企业的征信问题,让资金成为供应链的溶剂,使供应链高效运转。

供应链金融发展历程

我们先来看国外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历程,国外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一是单一的存货质押为主的贷款业务,发轫较早,在19世纪就已起步;到19世纪中期之后,开始出现应收账款融资等业务,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开始丰富起来;20世纪80年代之后,供应链金融的业务逐步繁荣,出现了预付款融资、结算和保险等融资产品。

同时,由于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多为大宗商品交易,物流企业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物流高度集中之后,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开始参与到供应链金融服务当中,为银行和中小型企业提供质物评估、监管、处置以及信用担保等附加服务,供应链金融出现了“物流为主、金融为辅”的运作理念。

国内供应链金融服务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年之后,物流行业大整合,大型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以物流为主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现在可以回溯的案例是,年,深圳发展银行先后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和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签署“总队总”战略合作协议。当年,深圳发展银行“1+N”供应链金融模式完成亿元授信额度,贡献了约25%的业务利润,不良贷款率为0.57%。

北京兴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丰磊对动脉网介绍,国内供应链金融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

供应链金融1.0,即传统线下供应链金融时代。供应链金融的模式被笼统为“1+N”,银行根据核心企业“1”的信用支撑,以完成对一众中小微型企业“N”的融资授信支持。

线下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难点有二,一是银行对存货数量的真实性不好把控,很难去核实重复抵押的行为;其二在于经营过程中的操作风险。

供应链金融2.0阶段。即“1+N”模式的线上版本,传统的线下供应链金融搬到了线上,让核心企业“1”的数据和银行完成对接,从而让银行随时能获取核心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仓储、进销、结算等各种真实的经营信息。线上供应链金融能够高效率地完成多方在线协同,提高作业效率。但其核心仍然是以银行融资为核心,资金往来被默认摆在首位。

供应链金融3.0。电商供应链金融(四流统一)。供应链金融3.0是基于电商模式的金融,总结为线上“M+1+N”的模式。主要特点是金融实现了电商化,物流在这个过程中,把物流的货权与资金流紧密结合起来,物流金融化。

电商云服务平台的搭建颠覆了过往以融资为核心的供应链模式,转为以企业的交易过程为核心。银行的思路也开始逐步转变,要搭建一个电商云服务平台,让中小企业的订单、运单、收单、融资、仓储等经营性行为都在上面跑,同时引入物流、第三方信息等企业,搭建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在这个系统中,核心企业起到了增信的作用,使得各种交易数据更加可信。

供应链金融4.0时代。4.0时代就是开放式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个是大型电商,电商平台加自有金融的供应链金融;

第二个是中小型电商,中小型电商不可能建自己的金融系统,银行、互联网金融合作的空间就出来了。

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P2P,第三方支付和众筹都可以和电商合作。跨界合作共赢,这是互联网金融显著的特点,跨界主要是互相融合,互相支持。供应链金融4.0时代的到来结束了完全依托传统银行融资的时代,现在中小电商由于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圈,可以大部分逐步脱离传统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

“从进阶上来看,4.0是必然趋势,一个完全开放融合的、生态圈的供应链金融才是最适合现在和未来的市场的。”丰磊认为,未来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将更加开放融合,服务方式也更为多样,供应链之间的信息流、物流、商流、资金流四流合一,协同金融机构完善供应链金融服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改善供应链资金配置,提升竞争力。

供应链金融服务市场现状

由于涉及的行业和公司众多,业务模式也较为多样化,目前,对于国内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没有确切的数据。

不过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年我国供应链金融服务市场规模为15万亿,按每年5%的增长率,到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左右。

从政策层面看,对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发展也十分利好。首先是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鼓励,极大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其次是金融服务创新相关政策,对供应链金融服务颇多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看的好
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xlighting.com/ylbz/125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