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院预留30专家号为医联体转诊患者建
在专科医联体内,医院将预留30%医院,并开辟“绿色通道”给转入的疑难危重病患者。今天,在最新一期《健康播报》中,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北京市医联体建设已进入规模化精细化发展阶段。
医院妇产科主任杨慧霞询问患者情况。(资料图)图片来源:北晚新视觉
作为北京市医改任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北京市的医联体建设方便了市民就近看病,让疑难病患者有了更合理的就诊路径,同时也推进了分级诊疗制度。本市最先启动的综合医联体也叫纵向医联体,目前全市58个综合医联体合作医疗机构有家,覆盖了北京市16个区。医联体医疗机构通过病床、设备、人员的综合统筹、调整,优化配置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最大程度保障辖区居民健康权益。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综合医联体建设的基础上,本市还开展专科医联体建设,这有效解决了医联体内成员单位因技术条件限制、诊治疑难危重病患者条件尚不具备等问题,专医院临床重点专科技术优势,使辖区居民患有疑难危重病时,医院专家的及时救治。
据统计,北京市共启动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妇科、骨科、眼科、儿科等八个专科的医联体建设,共有包医院在内的30医院参与。在运行过程中,实现了医院相关专科预留30%医院,用于转诊疑难危重病患者;医院医院相应的专业技术帮扶,包括安排专家出诊带教、接收人员进修等,医院相应专科的能力水平;医院开辟“绿色通道”,医院转来的疑难危重病患者,包括优先挂号、检查、治疗。截止年底,北京市共建立8个专业的20余个专科医联体,涵盖约家二、医院,医院先后派出专家人次。
通过专科医联体与综合医联体建设,本市逐步实现辖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和专科病的分级诊疗。目前,医院开展分级诊疗绩效考核的试点工作,把推进分级诊疗实施情况及取得成效,医院绩效考核范围,与院长考核、奖惩挂钩。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xlighting.com/hzyl/9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