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医药发展,曾在武汉奋战的黄璐琦院士
△作者:黄璐琦(资料图)
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蕴含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与经验。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医药深度介入疫情预防、治疗、康复的全过程,与西医优势互补、相互协作,为打赢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作出重要贡献,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冠肺炎疫情是对重大疫情突发防控机制的一次大考,中医药工作者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也延伸出了一些思考,给今后的中医药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中医药作为中国特色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考虑中医药发展问题。
“十四五”期间,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第一位的工作,科技创新仍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仍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经济增长低迷,国际经贸摩擦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更要求我们增强民族自信,自力更生,加快原始创新。
“十四五”期间,必须补短板强弱项,真正做到中西医并重、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必须大力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实现创新突破;必须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发展中医药,要遵循自身规律,坚持特色发展。看待中医、研究中医、运用中医、推广中医,必须始终保持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推动中医药按照自身规律不断发展。强调中医药原创思维,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研思路与方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深化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建立概念明确、结构合理的理论框架体系,发展原汁原味的现代中医药。
发展中医药,要提高创新能力,推动内涵发展。
一是加强具有原创优势的中医优势病种、中药新药、中医药装备等研究,形成一批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治未病的重大产品和技术成果,提高中医药核心竞争力。
二是加快国际认可的循证研究等,以科技服务临床疗效提升,以科技助力中医药走向国际。
三是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科技平台、实验室,集中优势力量形成实质性的中医药科技组织平台、技术创新平台,打造协同攻关的创新高地。
发展中医药,要改革管理体系,推动转型发展。健全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体制。
一是要推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的修订,争取将完善中医药防控体系建设纳入,健全中医药参与应急管理的政策体系,强化中医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中的主体地位。
二是要及时更新修订预案,医院要在立足本院实际、科学制定疫情防控预案的基础上,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xlighting.com/hzyl/6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