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关节置换手术,截然不同的感受和经历亲
“真的要谢谢广华的医生,效果蛮好的!手术做好才三天,我老伴已经可以开始走路了。”
“现在科学真发达,机器人都会做手术啦!医生技术好!医院设备好!咱们舟山就有好技术,干嘛还跑北京上海呀。”
这天一大早,钱老先生在病房,等待着前来查房的医生检查手术伤口,高兴的神情溢于言表。张文桥医生认真的给钱老检查手术伤口以及关节的活动情况,说:“钱老,关节功能恢复得不错。”“还是咱们广华医生的水平高,你看才第三天,已经能下地走了,跟没事人一样啦!早上我老伴扶着我走了好几圈,我可一点都没偷懒。”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据了解,钱老第一次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是在四年前,因他患有膝关节疾病8年多了,病情再度加重,严重影响到了日常生活,保守治疗都试遍了,但都没有取得显著疗效,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
“当时术后第一晚我痛不欲生,几乎彻夜难眠,因为太疼在床上躺了好一阵子,等过了几天伤口没那么痛了,关节那里也一直不太舒服,”钱老如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不寒而栗,并直言:“怕、真怕、太怕了!那个痛真的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
转眼四年过去了,钱老的左膝关节也需要手术治疗了。但有了第一次关节置换的经历,钱老在选择手术医生上更加谨慎了,经多方打听最终在亲戚医院关节科。
入院后,李展振院长经过详细问诊和检查后决定在为钱老实施计算机导航下左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机器人做手术?从前听也没听说过”
“钱老你放心,我跟你保证,我在机器人辅助下做的手术绝对比世界上最顶尖的关节专家徒手做的手术更精确,更安全。”
确定手术方案后,李院长又对其进行了全程、全方位的心理疏导和安慰,手术如期顺利进行。
“术后第二天就下地走路了”
“不疼”
“真不敢相信,同样是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感受却有着天壤之别,术后第二天后我就可以自己下床走路了,医生护士都很关照我,嘘寒问暖,这真的让我非常感动。医生来换药,也几乎感觉不到疼痛。其实,不仅我有这样的体验,隔壁病房他们也是机器人给做的手术,都说广华好医生+高科技!好上加好!”,钱老说道。
(钱老先生术后摄片)
李院长介绍说:“有了机器人的辅助,手术创伤更小,下肢的力线恢复更满意。由此带来的患者术后疼痛就更少、疗效就更好。随着对机器人使用越来越成熟,手术时间会越来越短,精准化也会越做越好。”
(了解更多内容可点击下方视频)
科普知识
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在关节置换手术中的优势
1、使用计算机辅助导航,可以通过膝关节活动,了解患者实际的术前关节功能状态并进行精确地定量。运用计算机导航系统三维立体空间分析,根据膝关节的三维结构个体特征,可选择匹配的膝关节假体。及时反馈有关骨骼、植入假体及手术器械的位置、方向的信息,从而可以及时进行手术操作的调整。
2、在标准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中,股骨远端的截骨采取髓内定位,在股骨干发育异常、股骨干骨折畸形愈合、股骨干内固定术后、髋关节置换术后等情况下,髓内定位杆无法插入足够的深度,往往依据术者的经验判断,而这却是导航手术最佳的适应症。
3、在截骨完成后可使屈伸间隙达到毫米级别的数据化,对于内外侧软组织平衡具有积极指导意义。相对于传统手术方式而言,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软组织松解,从根本上做到减少手术创伤,术后快速康复。
4、股骨采取髓外定位,同样可以减少髓内定位所导致的出血及创伤。
专家坐诊
医院足踝科专家薛剑锋教授,毕业于复旦大学医学院,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学组青年委员,SICOT中国分会足踝学组委员。
主治方向:足踝急性创伤、骨折,足踝部陈旧性损伤及创伤后遗症,足踝部运动损伤,足踝部畸形(平足、高弓足、拇外翻等)的诊治
薛剑锋教授将于9月8日上午来我院坐诊,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医院网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xlighting.com/hzyl/5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