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医疗服务middot提高医疗质量
合理用药百科
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
为建立药学服务标准与路径,帮助药师为患者进行长期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对门诊/住院、及出院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监护,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医药知识管理专项基金发起了《中国种疾病药学服务标准与路径》项目的编写和应用。
该项目为期3年,覆盖种疾病,编写专家由全国30余个省市,在相关疾病领域开展药医院内,一线的余临床药师和临床医师组成。
◆◆标准化结构◆◆编写专家根据大量的参考文献,医院相关疾病科室,收集相关疾病资料内容,结合该疾病药学服务工作的实际,按药学服务流程——服务思维标准化(SOAP),制定出药学服务操作及内容标准化十步法,最终编撰形成:《中国种疾病药学服务标准与路径》,并按疾病领域进行细分。
◆◆十步法◆◆根据十步法,每一步骤后都有相应的案例呈现,为药学服务指导做依据。
第一步:患者信息采集
包括:基本信息、医疗信息、生活习惯、用药信息等
第二步:药物治疗是否对症
1.不必要的药物治疗:无适应证、重复治疗、可以非药物治疗、治疗可避免的不良反应
2.需要增加药物治疗:存在未治疗病情或疾病、应给予预防性药物治疗、需合用其他药物
第三步:药物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1.选择其他药物:更有效的药物、存在治疗禁忌、药品剂型不合适、疾病治疗无效
2.给药剂量过低:错误剂量、给药频率不合适、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疗程不合适
第四步:药物治疗方案的安全性
1.药物不良反应:产生不期望的药理作用、药物对患者不安全、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剂量调整速度过快、产生过敏反应、出现药物禁忌
2.给药剂量过高:剂量、频次、疗程不适宜、药物相互作用
第五步:患者依从性
患者依从性差:不理解药品说明书、不愿或忘记服药、药品太贵、无法服用药物、药品短缺
第六步:明确需与医生沟通和确认的情况(如发现药物治疗方案有问题、严重不良反应等)
第七步:用药指导
1.用药日程:剂量、给药方式、时间、频次
2.起效时间
3.疗程
4.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出现后如何应对)
5.不同剂型的药物的具体使用方法
6.需要定期监护的指标(血药浓度、生化指标、肝/肾功能等)
7.药物储存方法
第八步:健康指导
1.简单的疾病与医药知识
2.用药期间的饮食摄入
3.用药期间烟、酒、茶的摄入
4.用药期间保健品的摄入
5.用药期间运动
6.用药期间睡眠
第九步:随访计划
第十步:形成长期、连续的用药记录——药历
1.完成标准服务,即形成了一份完整的药历,呈现给患者
2.每进行一次服务形成一份药历,最终形成长期、连续的用药记录
◆◆大咖说◆◆紫禁城国际药师论坛期间,紫禁城国际药师论坛大会执行主席——首都医科医院药学部赵志刚主任以及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医药知识管理(MKM)专家委员会委员——医院药学部付秀娟主任做客了新闻直播间,详细介绍了“《中国种疾病药学服务标准与路径》对药学服务能力提升的意义”一起来回顾下两位药学届重量级大咖的风采
药学服务必须有标准
赵志刚主任在采访中表示:药学服务必须标准化、同质化,药师只有提供了优质的药学服务,患者减少了用药,避免了用药差错和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的伤害,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创造了价值,国家才能认可药师的价值,医保才有可能对药事服务付费。
《中国种疾病药学服务标准与路径》的编写,就是为了促进我国药师工作标准化、有形化、价值可衡量化。
付秀娟主任则表示:目前药师工作场景大多在药房窗口,对于和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及人文胜任力方面有所欠缺,且对于疾病专业及病人心理层面内容了解甚少,这些都需要我们药师去学习并通过实践弥补。
赵志刚主任补充道:药师的目标是帮助患者吃对药并把药吃对,虽然这两件事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十分艰难,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及人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实践管理能力、领导力等,药师需要经常跟患者及其他医务人员沟通,这些能力的缺失对药师有很大影响。
《中国种疾病药学服务标准与路径》的编写过程中有很多医生参与,是一个医药协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医生与药师互相建立了良好的信任。
除此以外,付秀娟主任和赵志刚主任还从患者的用药教育、药师日常工作中的问题改进、能力提升等方面给予了药师团队很多实质性的建议,完整版采访内容将于近日上传至药学工具网方刻app,大家可前往观看。
《中国种疾病药学服务标准与路径》项目以患者药物治疗为中心,聚焦药师服务场景及服务操作两个基本点,帮助药师服务有形化、标准统一化、价值可衡量化;帮助患者吃对的药、把药吃对!
唯有药学服务标准化、同质化,患者、媒体、政府才能感知到药学服务的价值,认可药师的价值,从而得到国家的认可,药师法立法才有保证,药事服务收费将指日可待!
《中国种疾病药学服务标准与路径》部分内容已上传至人民卫生出版社官方网站,用户可前往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xlighting.com/hzyl/5329.html